華文網

這件事,天竺鎮上了《人民日報》

視頻載入中...

地處北京城東北方向的順義區天竺鎮,因離首都機場很近,被稱為“國門第一鎮”。今年以來,天竺鎮多措並舉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培育發展經濟新動能的同時,

人居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群眾得到滿滿的獲得感。

柔性疏導,環境改善

在居住環境整治過程中,天竺鎮堅持人性化手段。今年,鎮裡通過拆除違法建設、取締無證照經營、查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出租大院和群租房,共疏解人口2.8萬人。

同時,協調房主提前解除合同,退還剩餘租金,將租戶損失降到最低。對存在困難的出租戶給予幫助,這些人當中,有的自願返回原籍,對不願返回原籍的,引導其抓住京津冀一體化機遇,爭取再就業,維護社會穩定。

天竺鎮堅持依法拆違。鎮司法所牽頭建立了司法保障機制,專門制定實施方案,整合司法行政資源,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在拆違中,黨員幹部們對待所有商戶和村民堅持“一碗水端平”,

不搞特殊化,得到了絕大多數村民和商戶的理解與配合,在整個拆違過程中沒有出現一起事故。

截至目前,天竺鎮共拆除違法建設11.5萬平方米,整治無證照經營商戶737戶、“開牆打洞”商戶185戶,整治違法違規排汙及生產經營行為企業625家,整治占道經營類案件102起;整治出租大院59家,疏解一般製造業企業1家,任務完成率位居全區各鎮前列。

疏解整治後,

天竺鎮的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提升。“車擠人、人擠車,路上亂哄哄;商販門前垃圾遍地,蚊蠅亂飛。”疏解整治前,這樣的怨言在薛大人莊村整日不斷。如今,疏解整治後的環境大變樣。“路變寬了,垃圾不見了!”“村裡建起了文化牆,還有了綠草坪,真不賴!”告別了居住環境髒亂差的村民們交口稱讚。

引進專案,轉型發展

天竺鎮同步做好騰退空間的統籌利用,優先用於“留白增綠”、優化公共服務供給。

新增綠地9000平方米,建設停車位400余個,文化牆2500米,消防供水設施4座,在建街心公園1處。目前,天竺鎮正在改造天柱東路、府前二街等道路,群眾滿意度有效提升。

天竺鎮黨委書記李子騰表示,環境美麗是鄉村宜居的外在形式,產業興旺才是鄉村美麗的內核。天竺鎮堅持“十個指頭指彈鋼琴”,統籌兼顧好“疏整促”與經濟發展等各項工作,確保了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

目前,已引進航空、金融、文創類企業63家,註冊資金10.92億元。正在全力推進萬達城市綜合體、智慧交通總部基地、萬科商業綜合體等重點專案。正在洽談“清創首開、北大資源、北大醫療”等專案。

“天竺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現在環境正變得越來越美,發展後勁也越來越強,這是我選擇把藝術館建在天竺的原因,相信將來這座藝術館會成為順義乃至北京的文化新座標。”站在總投資5億元、占地80畝的羅紅攝影藝術館前,北京市好利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紅滿懷憧憬地說。

按照順義區“十三五”規劃對天竺鎮“打造時尚魅力國門第一鎮”的定位,天竺鎮將在環境建設、基礎設施、裸☆禁☆露地面整治中,融入時尚元素,提升城鎮建設水準。對整治後的區域,統一規劃設計,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生活性服務業更加規範便利,出臺更多的醫療、養老等惠民政策,不斷滿足群眾需求。

天竺美景

北京市好利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紅滿懷憧憬地說。

按照順義區“十三五”規劃對天竺鎮“打造時尚魅力國門第一鎮”的定位,天竺鎮將在環境建設、基礎設施、裸☆禁☆露地面整治中,融入時尚元素,提升城鎮建設水準。對整治後的區域,統一規劃設計,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生活性服務業更加規範便利,出臺更多的醫療、養老等惠民政策,不斷滿足群眾需求。

天竺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