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專生,被遺忘的一代人!

如今上大學已經成為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2017年全國大學錄取率已高達80%,可以說我國現在已經到了高等教育普及的時代。但伴隨著大學的迅速擴招,如今的大學生整體品質下降很多。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講的是30年前的事,那時候要想考入大學可不像如今這樣容易。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到1992年第一次大學擴招之前,當時的大學教育可謂是精英教育。1977年到1980年的高校錄取率可以明確說明這一點:

以上的錄取率是本科、專科和中專的整體錄取率,

本科的錄取率更低。如果你覺得這一資料不夠驚人的話,小編還要告訴你,上個世紀80年代在高考之前還有個全省預考,預考淘汰率大概為60%。這樣算下來,當時的大學錄取率僅僅有2.5%左右,因此當時能考入大學的都是精英。上個世紀80年代還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頂尖的學生第一選擇並不是大學,而是選擇就讀中專。這也和當時的背景相關的,當時農村非常貧窮,
農村地區孩子的第一願望就是能夠找個穩定的工作同時將戶口轉為城市戶口。當時的中專生畢業後工作都是國家包分配的,能夠考上中專就意味著鯉魚跳龍門,和當前考上重點大學差不多。因此,當時的初中畢業生第一選擇就是報考中專,只有中專考不上的才去讀高中再考大學。

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每年全國的大中專畢業生招生人數僅有不到30萬人。如今談起中專學歷,很多人都覺得不值一提。但當時的中專可謂紅極一時,因為當時不管是中專還是大學,畢業後國家統一分配工作。而上中專不僅可以比大學早畢業兩年,資歷也多兩年,這在當時是極大的優勢。當時還分大中專和小中專,大中專指的是高中兩年畢業後,

考取的中專學歷。而小中專指的是初中畢業就考取的中專,學制為四年。相對而言,小中專要難考的多。而且,那時候中專畢業五年後是可以申請讀研的,很多高校的知名教授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考上研究生的。

說了說輝煌的過去,

再說一下現在吧。如今的中專學歷早已成為低一等的學歷,如果你跟別人說自己是中專畢業,人家一定會投來鄙視的眼光。而上世紀80、90年代的優秀中專生們,如今已經到了50歲以上,那一代人多數成為了光榮的人民教師。這些人的中專這一第一學歷成為了他們晉升的障礙,如今的待遇也是跟學歷掛鉤。職稱考核的時候,每一次都必須小心翼翼,不然等待的將是拒絕。如今很多中專學歷的教師都在為職稱問題愁白了頭,但那曾經的輝煌已成為一段歷史,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上世紀80、90年代這一代中專人才,為祖國教育事業付出了太多心血,其成績不應該如此被遺忘!

如今很多中專學歷的教師都在為職稱問題愁白了頭,但那曾經的輝煌已成為一段歷史,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上世紀80、90年代這一代中專人才,為祖國教育事業付出了太多心血,其成績不應該如此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