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航海|8.非洲:路漫漫其修遠兮,到底啥時候是個頭?

歐洲人殖民世界的歷程,是從非洲開始的。可是非洲到底有多大?要走多遠才是個頭啊!去印度

歐洲人所謂的“大航海時代”,是從葡萄牙人這裡正式拉開帷幕的。這其中的靈魂人物,

就是恩裡克王子。

恩裡克王子

這位虔誠的王子雖然一輩子都沒怎麼出過海,終其一生也沒有到過自己的船隊探索過的未知海岸,但他是那個時期葡萄牙人航海活動的主要支持者和贊助人。

他支持這些船隊去哪兒呢?

去印度。

當時歐洲人所說的“印度”,

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那個國家,而是包含了整個東方。他們也模糊地知道東方有個大國叫中國,在中國的海岸線之外有一個大島叫日本,他們認為那裡遍地是黃金,他們稱之為黃金之國或黃金之島。

四條道路

從歐洲人當時的視角來看,想要去東方有四種選擇:不外乎東、西、南、北。

東方,是有著一兩千年歷史的傳統路線,但是土耳其人崛起,雄踞其間,道路斷絕。

向西,是茫茫大洋,無依無憑,前路迷茫。

北面,是冰天雪地,對於南歐國家來說,實在也不是個好方向。

那麼,就只剩下南方——非洲西海岸。

看看從歐洲想要繞道進入印度洋,需要繞過怎樣的一個非洲大陸吧!

只此一途

這條路徑並不是葡萄牙最早選擇的。

那個時代,在歐洲,航海技術最好的,要數義大利人。他們從地中海駛入大洋,發現了若干大陸週邊的離島,但是並沒有怎麼開發。

葡萄牙人來了,重新發現了這些島嶼,認認真真佔領了,開始開發。

最早的開發比較粗放,一切從燒荒種地開始。但是無論如何,葡萄牙人對海外殖民地的開發就就這樣跌跌撞撞地開始了。

雖然這些外海的小島面積都不大,但是他們卻是遠洋航行非常重要的補給站。

正因為有了它們,航船才有可能去往更遠的地方。

因為那個時候的造船技術落後,船體輕小,補給也不足,所以,還不能深入遠海,必須要貼著海岸線航行,隨時靠岸,隨時獲得補給,因此完全看不到陸地的遠洋航線是非常危險的。

到底有多長?

葡萄牙人的航海計畫,是沿著非洲西海岸航行,從南方繞道,去往衣索比亞,到達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之國。他們聽說撒哈拉沙漠以南有綠洲、綠地和大片茂密的森林,

還有一條向東流的大河,它甚至可以直接匯入尼羅河。這一切都鼓舞著西班牙的航海者。

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知道,非洲的形狀是北寬南窄,而它自北向南,由寬變窄,並不是漸進的,而是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直角大拐彎——幾內亞灣。

當年的葡萄牙航海家,並不像現在的我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現代的地圖,所以,他們錯誤估計了非洲西海岸的長度。

可以想像,航海家當時在探索這條路線的時候,內心該是如何地糾結——他們想要繞過“南方大陸”,向東到達印度,結果非洲的海岸線越走越長,仿佛沒有盡頭。

他們完全不知道這片大陸有多麼廣闊,所以只能沿著海岸線向南航行。我們可以想像,當他們看到海岸線變成向東延伸時,該是如何地欣喜;也能想見,當他們發現海岸線又再次折而向南時,他們該有多麼沮喪。

恩裡克王子和他的航海家們

賠錢的敗家子

令人沮喪的,還不止是漫長的海岸線。

歐洲人數千里、數萬里地航行,所為何來?還不是為了錢?

可是在前期的航海中,恩裡克王子雖然在主持遠洋事業,可是他一直在虧錢。

在葡萄牙人之前,歐洲人到達過的非洲海岸線最南端的位置,叫做博哈多爾角,位於現在的西撒哈拉。聽名字就知道,它就在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在這裡,陸地上全是沙漠,海洋裡礁石密佈,航線十分難找。因此,之前的歐洲人認為這個地方是不可逾越的,是天盡頭。

貼著海岸線的第一個黑點,就是博哈多爾角。地圖上這塊區域是西撒哈拉,它在現在都不算是一個國家

但是,葡萄牙人終於勇敢地突破了這裡,從此邁向了歐洲人從來沒有到過的海域。

可是,過去了又能如何呢?

從南歐的葡萄牙海岸出發,一路向南,無論是一開始的向西南,還是後來轉向東南,什麼都沒有:沒有希望,也沒有油水可撈,只有北非大片大片的撒哈拉沙漠。

恩裡克王子承受著沉重的壓力。他花了巨大的成本,只是發現了一些在大西洋上無人居住的島嶼,還有一些海邊的無人區,然而這些成果並不能給葡萄牙帶來像樣的收入,完全無法彌補他在這上面的投入。所以,在航海事業的早期,恩裡克王子招致了非常大的非議。

賺錢的生意

恩裡克王子和他的船長們頂著壓力,繼續艱難前行。直到他們發現了一條生財之道。這之後,他們所面臨的非議,立刻消失於無形,他們的名聲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於是,這條生財之道就這樣在漫長的西非海岸線上開始了,一直延續了幾百年的時間。

這裡面充斥了大量的血和淚,是道貌岸然下的野蠻,是文明時代的毒瘤。

由此開始的,是一個哀傷的故事。

究竟是什麼生意,這麼賺錢?

且聽下回分解。

可以想像,航海家當時在探索這條路線的時候,內心該是如何地糾結——他們想要繞過“南方大陸”,向東到達印度,結果非洲的海岸線越走越長,仿佛沒有盡頭。

他們完全不知道這片大陸有多麼廣闊,所以只能沿著海岸線向南航行。我們可以想像,當他們看到海岸線變成向東延伸時,該是如何地欣喜;也能想見,當他們發現海岸線又再次折而向南時,他們該有多麼沮喪。

恩裡克王子和他的航海家們

賠錢的敗家子

令人沮喪的,還不止是漫長的海岸線。

歐洲人數千里、數萬里地航行,所為何來?還不是為了錢?

可是在前期的航海中,恩裡克王子雖然在主持遠洋事業,可是他一直在虧錢。

在葡萄牙人之前,歐洲人到達過的非洲海岸線最南端的位置,叫做博哈多爾角,位於現在的西撒哈拉。聽名字就知道,它就在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在這裡,陸地上全是沙漠,海洋裡礁石密佈,航線十分難找。因此,之前的歐洲人認為這個地方是不可逾越的,是天盡頭。

貼著海岸線的第一個黑點,就是博哈多爾角。地圖上這塊區域是西撒哈拉,它在現在都不算是一個國家

但是,葡萄牙人終於勇敢地突破了這裡,從此邁向了歐洲人從來沒有到過的海域。

可是,過去了又能如何呢?

從南歐的葡萄牙海岸出發,一路向南,無論是一開始的向西南,還是後來轉向東南,什麼都沒有:沒有希望,也沒有油水可撈,只有北非大片大片的撒哈拉沙漠。

恩裡克王子承受著沉重的壓力。他花了巨大的成本,只是發現了一些在大西洋上無人居住的島嶼,還有一些海邊的無人區,然而這些成果並不能給葡萄牙帶來像樣的收入,完全無法彌補他在這上面的投入。所以,在航海事業的早期,恩裡克王子招致了非常大的非議。

賺錢的生意

恩裡克王子和他的船長們頂著壓力,繼續艱難前行。直到他們發現了一條生財之道。這之後,他們所面臨的非議,立刻消失於無形,他們的名聲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於是,這條生財之道就這樣在漫長的西非海岸線上開始了,一直延續了幾百年的時間。

這裡面充斥了大量的血和淚,是道貌岸然下的野蠻,是文明時代的毒瘤。

由此開始的,是一個哀傷的故事。

究竟是什麼生意,這麼賺錢?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