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男人之間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喝一頓酒

有句老話:

與人交往,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頓酒。

握手只是禮儀,

而酒是知已飲,

酒將人的情感托起。

與其冷冰冰地握手,不如熱乎乎地喝酒!

與人交往喝頓酒

好酒好菜一桌子,好言好語一籮筐。

三杯兩盞下肚,

情緒高漲,歡聲笑語,

手舞足蹈,氣氛熱烈,

陌生感頃刻間化為烏有。

敬酒,勸酒,拼酒,輪回酒,

共慶同飲,頻繁的互動與言語交流,

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親切感油然而生。

於是乎,

“飲中八仙”長安酒會被譽為古今第一酒局。

試想文人朝臣齊聚一堂,

觥籌交錯滿座盡歡,

讓口誅筆伐、虛與委蛇走開,

只是純粹的詩酒會友、痛快暢飲,

這樣的熱鬧怎不讓人滿心愉悅?

與人交往喝頓酒

可識人品性看風

在酒精的刺激下,

平時不善言談的人變得口如懸河,

樂觀開朗的人變得多愁善感,

文質彬彬的人也有可能變得醜態百出。

平時性格中隱藏的一面,

就這樣暴露在眾酒客面前了,

酒後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質了。

喝酒之人有五種境界

一為酒徒,

嗜酒如命,有酒必喝,

奈何酒量不行,逢喝必醉。

飲酒之時,沒有品位,遇酒就喝;

酒也無定力,不懂得克制與量力而行。

二為酒鬼,

愛喝酒酒量也大,但是沒什麼酒品。

酒鬼醉後一般會失去自製力或借酒生事,

難登大雅之堂。

三為酒聖,

愛酒亦懂酒,酒量卻不必大。

酒聖對酒文化、酒品質有自己的見解,

懂得飲酒的理解、方法;

酒聖是不會每飲必醉的,

常常能很好地掌握飲酒的度。

四為酒神,

懂酒愛酒還極能喝。

酒神不輕易喝酒,

要喝必喝有品位的酒,

而且還能喝出品味來;

酒神海量之身,

一般好酒者難以企及,

喝完亦是瀟灑自如。

五為酒仙,

酒量非凡,而且喝什麼都是酒。

酒仙酒品高,對酒瞭解極為深刻,

只在乎喝酒的心境,

喝酒後亦能達到忘我的境界。

仙是遺世獨立的,這類人極少。

李白就是這樣的人,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了劍氣,

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所以,

握十次手,

不如喝一頓酒是很有道理的。

可以快速地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