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戰俘集中營為什麼不敢反抗,日本老兵說出了原因!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成為失敗者必須要為戰爭付出代價,日本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1945年8月18日,關東軍60萬人成為了蘇聯的戰俘,被蘇聯軍隊送到了蘇聯,從而開始了長達9年的監獄生活。

據瞭解,當時蘇聯的男性已經變的極少,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幾十個人,或者幾百個看管著上千人的戰俘,但是基本沒有發生過戰俘逃跑的事情。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戰俘想要逃跑的話,只需要他們一起衝破牢籠,獲得自由的幾率是非常大的,

但是他們為什麼不敢逃跑呢?

原因很簡單,他們之間沒有領頭人,成為戰俘的俘虜已經喪失了鬥志,完全就是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其他人,而且當時的優待俘虜政策讓這些戰俘心裡還存在僥倖,但是很顯然他們錯了,據瞭解日本關東軍回到日本的時候已經有30萬人死在了蘇聯。

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戰俘營中關押了幾個國家的戰俘,他們心中彼此不信任,甚至還充滿了敵視。舉個例子,在關東軍被關押的過程中,德國戰俘就看不起他們,而且還經常辱駡他們是低等的民族,所以日本戰俘氣不過經常和他們幹仗,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想要跑出來簡直是做夢。

其實,在被俘虜以後,戰俘的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特別珍愛自己的生命,對死亡更加的恐懼,他們都知道跑出來需要一個領頭人,但是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領頭人活下來的幾率幾乎為零,

所以他們更加的不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