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度最佳親子電影《尋夢環遊記》: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這幾天的朋友圈都被《尋夢環遊記》刷屏了,不少朋友坦言自己是哭著走出電影院的。

由於這周都在籌備週末馬術營,沒時間去電影院,弄得我心癢癢的,終於在昨晚抽空看了電影,看完的第一時間就忍不住和你們分享。

在墨西哥每年都有一個亡靈節,傳說中,去世的人們可以從另外一個世界回到親人的身邊“團聚”。

亡靈節這一天,墨西哥人每家每戶都會設置一個靈台,上面供奉著去世親人的照片和他們生前最愛的事物或者物件,

人們把菊花灑成花徑,接引親人的靈魂回家。

故事就發生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主人公米格是一個熱愛音樂的男孩,他奉歌神為自己的偶像,但米格的家人卻認為音樂是一種詛咒,特別是米格的奶奶。

原因是米格的曾曾祖父為了追尋音樂夢想,拋妻棄子,留下曾曾祖母一人孤苦伶仃。

因此,曾曾祖母規定,家人世代不得接觸音樂,久而久之,整個家族都認為,

音樂是一種詛咒。

但家人的阻止並沒有讓米格放棄音樂,反而讓他堅定了做歌手的決心。米格憑著天賦偷偷製作了一把吉他,還偷偷跑去參加亡靈節音樂比賽。

逃出家門時,米格不小心打破了曾曾奶奶的照片,還被奶奶發現他玩吉他,奶奶一氣之下,把米格的吉他砸的稀巴爛。

憤怒又委屈的米格跑出了家門,為了參加音樂比賽,米格到處找人借吉他而不得,他突發奇想地想到了歌神的吉他,

馬上溜進紀念館,找到了歌神的吉他。

誰知,當他輕輕地撥動吉他時,就闖入了亡靈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遇到了已逝的姨姑媽,曾祖父,還有下“詛咒”的曾曾祖母......

在“亡靈世界”,亡靈們都盛裝打扮,紛紛返回人間探望自己的親人,

除了落魄的流浪漢埃克托——因為沒有人在供奉台擺上自己的照片,亡靈就回不了家。

如果生前認識自己的人徹底忘記了自己,亡靈們將會徹底消失,這叫終極死亡,例如埃克托的朋友——豬皮哥。

今年奶奶去世時,侄兒曾經問過我:什麼是死亡?人死後會怎麼樣?

我想所有的家長都會有這個煩惱,怎麼跟小孩子解釋,“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

我跟侄兒說:“奶奶會變成天上的星星,一直一直地保佑你。

侄兒說:“可是我想要抱抱,星星可以抱抱我嗎?”

我一時沉默,現在想來,這部電影對“死亡”這個詞語作出了最好的解釋——真正的死亡,是被世界上的人所遺忘。

只要你一直記得逝去的人,你的思念、你的愛、就會指引他找到回家的路,來到你的身邊。

這個世界可能真的沒有生死,真正的死亡是忘記。

孩子小的時候,猶如一張白紙,由父母在上面描繪風景。

我們告訴他們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漸漸地,我們默認為孩子聽父母的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孩子長大了,看見不一樣的風景以後,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夢想,其中甚至有很多是與我們的認知相反的,於是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了,“叛逆”了。

經常有家長會問我一個問題:“我們家孩子不聽我的,一定要去做我不允許的事情,我該怎麼辦?”

這時我會問自己:“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孩子聽話?為什麼他們總是很多矛盾?”

後來我想明白了,因為孩子長大了,父母還沒長大!

影片中同樣講述了這個道理——米格想要重返人間,只有一個辦法:在天亮前,親人手執花瓣,祝福米格重返人間,但親人可以加上任何條件,米格都必須做到,不然即使回到人間,也會馬上回到亡靈世界。

第一次是曾曾奶奶給予米格祝福,因為曾曾奶奶因為音樂而被傷害過,為了保證米格以後不會受到傷害,所以她的條件是米格永遠不可以碰音樂——不管米格喜不喜歡。

這種“都是為了你好”的綁架式的愛,讓這個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拒絕接受這種愛,於是他在人間離家出走,在“亡靈世界”拼命躲著曾曾奶奶。

隨著米格在“亡靈世界”的冒險,米格漸漸地懂得了曾曾奶奶的痛楚,發現曾曾奶奶也是一個愛音樂的人。

並且在一次巧合之下,曾曾奶奶重新唱起了年輕時自己最愛的歌,重拾對音樂的熱愛,也解開了與愛人之間的誤會,曾曾奶奶開始理解米格對音樂的愛。

第二次是曾曾奶奶給予米格祝福是永遠不要忘記我,而米格則是願意再也不碰音樂,明白家人對自己的重要性,這時長輩與孩子互相理解。

可惜的是,米格並沒有順利接到第二塊花瓣。

在臨近天亮時,也在米格曾曾爺爺即將消失前,曾曾爺爺和曾曾奶奶一起給予米格祝福,這次的祝福沒有任何條件,只希望米格可以聽從自己內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覺得給予祝福的過程更多是曾曾奶奶成長的過程,她學會把米格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米格的決定。

這是我們作為家長最需要學習的一點。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叫《COCO》,這個名字也是米格曾奶奶的名字。

按照導演的話來說,這個名字是為了引起大家的好奇心,我不認同,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我更認同知乎用戶NealDie的分析:

從亡靈世界來看,老祖宗伊梅爾達去世時大約在五十左右,而家裡最反對音樂的,正是米格爾的奶奶。

理論上,伊梅爾達很可能見證了米格爾奶奶的出生,並教導過一段時間,但大概率沒有陪伴很久就去世了。

那麼,米格爾奶奶對於音樂極端地痛恨,僅僅是出於伊梅爾達的教導嗎?我個人猜測,教導米格爾奶奶如此痛恨音樂的人,Coco 本人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尋夢環遊記》的暗線是什麼呢?

是 Coco 諒解父親的一生。

在被埃克托「拋棄」以後,憤怒的不僅是伊梅爾達,同樣的,還有 Coco。

她恨父親拋棄了自己和母親,也恨音樂,但她不知道父親是否死亡,或者在哪兒,因此把父親的照片藏在自己的抽屜中,又不願放上家族靈堂。

直到人生到了垂暮之年,心裡只有再見父親一次的願望,才會指著過去的照片叫爸爸,以為爸爸回來了。

我們很難想像 Coco 的一生,在年幼時以為自己被父親拋棄,被強勢的母親拉扯大,直至夜深人靜,或許才會打開抽屜,看一看父親的臉哼著 remember me,回憶過去快樂的時光。

或許,這才是為什麼影片叫《Coco》的原因。

所以,當米格爾彈起 remember me 時,她才在記憶最深處找到了父親,也終於在臨近死亡之時,諒解了父親。

這部動畫,不僅僅是米格爾的追夢和成長、埃克托的懺悔和歸家。

也是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與自己父親和解的一生。

孩子小的時候,猶如一張白紙,由父母在上面描繪風景。

我們告訴他們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漸漸地,我們默認為孩子聽父母的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孩子長大了,看見不一樣的風景以後,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夢想,其中甚至有很多是與我們的認知相反的,於是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了,“叛逆”了。

經常有家長會問我一個問題:“我們家孩子不聽我的,一定要去做我不允許的事情,我該怎麼辦?”

這時我會問自己:“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孩子聽話?為什麼他們總是很多矛盾?”

後來我想明白了,因為孩子長大了,父母還沒長大!

影片中同樣講述了這個道理——米格想要重返人間,只有一個辦法:在天亮前,親人手執花瓣,祝福米格重返人間,但親人可以加上任何條件,米格都必須做到,不然即使回到人間,也會馬上回到亡靈世界。

第一次是曾曾奶奶給予米格祝福,因為曾曾奶奶因為音樂而被傷害過,為了保證米格以後不會受到傷害,所以她的條件是米格永遠不可以碰音樂——不管米格喜不喜歡。

這種“都是為了你好”的綁架式的愛,讓這個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拒絕接受這種愛,於是他在人間離家出走,在“亡靈世界”拼命躲著曾曾奶奶。

隨著米格在“亡靈世界”的冒險,米格漸漸地懂得了曾曾奶奶的痛楚,發現曾曾奶奶也是一個愛音樂的人。

並且在一次巧合之下,曾曾奶奶重新唱起了年輕時自己最愛的歌,重拾對音樂的熱愛,也解開了與愛人之間的誤會,曾曾奶奶開始理解米格對音樂的愛。

第二次是曾曾奶奶給予米格祝福是永遠不要忘記我,而米格則是願意再也不碰音樂,明白家人對自己的重要性,這時長輩與孩子互相理解。

可惜的是,米格並沒有順利接到第二塊花瓣。

在臨近天亮時,也在米格曾曾爺爺即將消失前,曾曾爺爺和曾曾奶奶一起給予米格祝福,這次的祝福沒有任何條件,只希望米格可以聽從自己內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覺得給予祝福的過程更多是曾曾奶奶成長的過程,她學會把米格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米格的決定。

這是我們作為家長最需要學習的一點。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叫《COCO》,這個名字也是米格曾奶奶的名字。

按照導演的話來說,這個名字是為了引起大家的好奇心,我不認同,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我更認同知乎用戶NealDie的分析:

從亡靈世界來看,老祖宗伊梅爾達去世時大約在五十左右,而家裡最反對音樂的,正是米格爾的奶奶。

理論上,伊梅爾達很可能見證了米格爾奶奶的出生,並教導過一段時間,但大概率沒有陪伴很久就去世了。

那麼,米格爾奶奶對於音樂極端地痛恨,僅僅是出於伊梅爾達的教導嗎?我個人猜測,教導米格爾奶奶如此痛恨音樂的人,Coco 本人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尋夢環遊記》的暗線是什麼呢?

是 Coco 諒解父親的一生。

在被埃克托「拋棄」以後,憤怒的不僅是伊梅爾達,同樣的,還有 Coco。

她恨父親拋棄了自己和母親,也恨音樂,但她不知道父親是否死亡,或者在哪兒,因此把父親的照片藏在自己的抽屜中,又不願放上家族靈堂。

直到人生到了垂暮之年,心裡只有再見父親一次的願望,才會指著過去的照片叫爸爸,以為爸爸回來了。

我們很難想像 Coco 的一生,在年幼時以為自己被父親拋棄,被強勢的母親拉扯大,直至夜深人靜,或許才會打開抽屜,看一看父親的臉哼著 remember me,回憶過去快樂的時光。

或許,這才是為什麼影片叫《Coco》的原因。

所以,當米格爾彈起 remember me 時,她才在記憶最深處找到了父親,也終於在臨近死亡之時,諒解了父親。

這部動畫,不僅僅是米格爾的追夢和成長、埃克托的懺悔和歸家。

也是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與自己父親和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