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度LCA戰機出口單價1億美元:到那去找一個那麼“傻帽”客戶買?

中巴合作的梟龍戰機項目進展順利,總產量已達100架,巴空軍已列編5個中隊,獲得多國出口訂單,升級改進也沒放鬆,不久前,剛曝光的以運-7運輸機為平臺的梟龍雷達電子試驗機。

巴空軍新梟龍中隊成立

這讓印度相當眼紅的,看著自已的LCA戰機可謂氣不打一處來!可是又能怪誰那?連西方一代機標準的米格21都沒有仿製明白,就敢挑戰三機研發!如今LCA戰機確實研發成功了,也存在不足之處,卻沒法說其設計失敗,因為其性能滿足了印度軍方在研製之初的提出的技術要求:一款格鬥性能優異的制空型戰機--造成LCA的先天不足的根本原因。

由於過度追求輕量化,LCA的空機重僅為6500公斤,再加上單座單發單垂尾,後掠三角翼設計,格鬥性能絕對不會讓人失望,可惜航程僅1400公里,比米格21尚要差一點。雖說1門23毫米航炮加8個外掛點,以及4000公斤級的外掛能力相對於空機重量,已為相當大的比例,可惜在現代戰機中依然顯不優勢來。

LCA

如今印度空軍才發現當初的設計指標有問題,可惜已經按要求造出來了,木已成舟沒法改了,即便印度空軍認為:LCA戰機不能保護印度的天空,自然非常不滿,試圖消減LCA採購計畫,以推進外購方案。

LCA的外觀是不錯的,只是小了一點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又稱:HAL,LCA戰機的研發與製造單位自然不答應,一方面,阻止壓縮訂貨,即便性能遠遠落後,但是印軍方也不得不訂購123架之多!一方面,試圖出口LCA戰機,以降低成本。目前,報價為:8500萬-1億美元,比此前的說法,又有上漲。

可以艦上起飛, 高水準了

印度論造戰機的本事遠遠不及中國,論到出口報價卻敢獅子大開口,LCA戰機出口單價1億美元,放眼全球有誰敢提出,又要到那去找一個那麼“傻帽”客戶來買?印度曾試圖向斯里蘭卡推銷,結果對方沒敢要,寧可選了二手舊機。那麼到底想坑誰?也許只有印度空軍了,

出口不了,只能內銷了。可是到2017年年底,也只有6架生產型交付,2018年的計畫交付11架,也許只有8架--目前生產線上的只有8架。

LCA已正式服役

也許,印度真正應擔心的問題:生產品質吧,表面上,印度擁有非常豐富的戰機生產經驗,可惜其生產品質一直受到質疑。不久前,美國表示不會向印度轉讓F16的關鍵技術,估計也一樣不放心。此前,法國也曾派出了專家小組,對印度航空企業進行考察,最後得出結論:不能冒著損失陣風戰機聲譽的風險,與印度進行合作生產。也許印度應安下心來,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吧,從LCA專案中吸引教訓,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不久前,美國表示不會向印度轉讓F16的關鍵技術,估計也一樣不放心。此前,法國也曾派出了專家小組,對印度航空企業進行考察,最後得出結論:不能冒著損失陣風戰機聲譽的風險,與印度進行合作生產。也許印度應安下心來,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吧,從LCA專案中吸引教訓,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