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中國經濟去杠杆見成效

中新網合肥12月6日電 (記者 魏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6日在此間舉行的浙商銀行“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暨合肥分行開業儀式”上表示,

當前,中國經濟去杠杆已見成效,杠杆率增速趨緩,其中工業企業和金融部門去杠杆成效顯著。

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出席浙商銀行合肥分行開業儀式。

魏晞 攝

殷劍峰分析指出,從杠杆率來看,非金融企業杠杆率在2016年下降到149%。如果進一步將基建和房地產企業剔除後可以看出,工業企業降杠杆成效更加明顯。此外,隨著貨幣金融監管政策的調整,金融部門去杠杆的速度也非常強勁。

他表示,中國經濟從2016年9月開始已經擺脫了長達52個月的PPI通縮,進入反彈趨勢。從中國經濟需求和產業結構來看,

已得到全面改善。不過他也提醒,在中國經濟穩增長的背後,仍有一些結構性問題。而這些結構性問題的逐步改善,將是推動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巨大動力。

一是產業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殷劍峰認為,中國服務業發展空間巨大。2016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是52%,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是59%,全球平均水準是69%。未來中國需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只有提高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

才能使中國經濟在進入服務業化後,潛在增長速度不會下降過快”。

二是消費相對於投資的不平衡。中國的消費率較低,意味著經濟增長依靠投資和淨出口,投資的邊際效率遞減,限制了經濟短期復蘇的強度,限制了人力資本的提高,從而壓低了經濟長期增長潛力。

三是區域差異仍然較大。針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殷劍峰認為,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要在城市化進程中的融資需求與產業結構升級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之間、在適度加快城市化與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之間,找到平衡點。

四是城鄉差異明顯。農村人均收入基本上相當於城市人均收入的40%左右,而殷劍峰認為,解決城鄉差異的根本手段是推進城市化。

五是創新動力有待加強。2016年中國研發經費達到1.55萬億元人民幣,較2009年增長近3倍,規模僅次於美國;但是中國研發投入強度為2.08%,

依然落後於美國(2.74%)、德國(2.84%)和日本(3.59%),且中國製造業整體研發投入強度只有0.97%。這表明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中國總體上還處於低端的“貼牌生產”水準,需要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

浙商銀行副行長徐仁豔在主題演講中也表示,經濟新常態下,企業更加希望銀行提供高效能、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為此金融機構要深化流動性金融綜合服務,説明企業去杠杆、降成本。

當天,浙商銀行合肥分行宣佈正式開業。浙商銀行與安徽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擬在未來五年提供累計不少於3000億元人民幣的意向性融資,支援地方實體經濟發展。

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在浙商銀行合肥分行開業儀式上表示,入駐合肥既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需要,也是促進協調發展、加快自身機構佈局的必然選擇。未來浙商銀行將緊緊圍繞安徽省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利用多樣化融資手段,全力支援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完)

當天,浙商銀行合肥分行宣佈正式開業。浙商銀行與安徽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擬在未來五年提供累計不少於3000億元人民幣的意向性融資,支援地方實體經濟發展。

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在浙商銀行合肥分行開業儀式上表示,入駐合肥既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需要,也是促進協調發展、加快自身機構佈局的必然選擇。未來浙商銀行將緊緊圍繞安徽省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利用多樣化融資手段,全力支援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