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2月5日世界土壤日:2017年主題“關愛地球從地面開始”

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根。土壤安全關係著糧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是維繫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豆類可以為土壤帶來多種益處,例如發揮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樣性及改善土壤結構。

這就是為什麼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今年的世界土壤日強調豆類的重要性。此外,大會宣佈2016年為國際豆類年,以提高公眾對豆類營養價值的認識。該倡議旨在將人們與土壤聯結起來,促進人們進一步瞭解土壤和豆類對生活的重要性。

土壤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資源,是全球絕大多糧食生產活動所依賴的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同時,土壤為人類提供生存空間和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對水資源的調解和供應、氣候監測、生態多樣性保護、碳封存和文化服務等至關重要。

但是,由於人口增長、糧食需求增加、土地利用衝突等因素,土壤正承受著壓力。全球大約33%的土壤正在退化,世界各國決策者正積極尋求機遇,希望通過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獲得土壤的可持續發展。

世界土壤日不但增強了人們保護土壤的意識,也激發了人們對高效農業耕作方式的呼籲和行動。

中國政府在行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2015年的《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行動方案》,到2016年的“土十條”再到2017年的《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6-2020)》《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劍指污染,意在保護土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嚴格保護耕地,擴大輪作休耕試點,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

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中國企業在行動:中國農資企業在完成糧食增量與安全使命後,進入治理與保護土地的新時代。理念上,宣導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推動可持續發展。實踐上,積極探索綠色生產方式,推出了一大批綠色專案,逐漸形成並壯大以保護土壤、修復土地為目標的新產業。比如鄭州阿普勒夫推出的幾款產品,肥精靈、桶肥、壤力多、大根須都是以改善作物的土壤生態環境,

以實現土壤生態良性迴圈為目標,重塑土壤生態平衡,讓土地充滿生機: 優質的種植從土壤改良開始,通過生物科技的方式實現環境改善,減肥增效和品質提升,同時通過綜合管理實現農業規模效益。改良土壤勒夫在行動!

背景資料: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2002年,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通過決議,提議將12月5日設立為世界土壤日,以彰顯土壤作為自然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人類福祉的一個主要貢獻者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以泰國為領導,在“全球土壤夥伴關係”的框架內,正式設立世界土壤日,以將其作為一個提高全球性認識的平臺的努力得到了糧農組織的支持。

2013年6月,糧農組織大會一致同意設立世界土壤日,並要求第6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對此加以正式確認。2013年10月,第68屆聯合國大會宣佈12月5日為世界土壤日。

自2012年以來,糧農組織和“全球土壤夥伴關係”每年都會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舉辦慶祝活動。

背景資料: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2002年,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通過決議,提議將12月5日設立為世界土壤日,以彰顯土壤作為自然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人類福祉的一個主要貢獻者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以泰國為領導,在“全球土壤夥伴關係”的框架內,正式設立世界土壤日,以將其作為一個提高全球性認識的平臺的努力得到了糧農組織的支持。

2013年6月,糧農組織大會一致同意設立世界土壤日,並要求第6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對此加以正式確認。2013年10月,第68屆聯合國大會宣佈12月5日為世界土壤日。

自2012年以來,糧農組織和“全球土壤夥伴關係”每年都會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舉辦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