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0年前的北京,曾在23顆核彈的注視下成長,美國人的最大手筆

導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因為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就宣佈投降後,人們對於這種高端新武器的認知,才算是真正被重視起來。一時間世界各國都人人自危,加緊提升本國的軍事力量,

畢竟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威脅實在是太大了。隨著近幾十年國際社會的穩定和融洽,大家都以為核戰爭是遙不可及的。可在2015年的最後一個月裡,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家安全檔案館首次披露了一份檔,稱美蘇一旦在上世紀50年代開戰,美方將使用核武器打擊莫斯科、柏林以及北京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城市。

這樣一份檔的問世對心理的衝擊,無亞於核武器對人們的打擊了。或許許多人應該在這個時候深吸一口氣,大呼一聲還好,與死神擦身而過了。不然誰TM知道現在中國是個啥樣子的?而如今我們能用旁觀者的態度來看待這份檔,還真是得多謝于當時的蘇聯沒有做出太過擊的行動來刺激美國。

這份長達800多頁,制訂於1956年所有頁面均被標注上“最高機密”的名為《1959年原子武器研究要求》的檔裡面,羅列出了當時美國對東德到中國、遍佈歐亞大陸的1200個目標轟炸點,甚至詳細到了每個投放點城市的具體位置和投放數量。《紐約時報》曾說,這份檔算的上是美國在迄今為止,

解密公開的最全面、最完善的核作戰計畫了。

從二戰之後, 由美國帶頭,蘇聯爭跑,其它國家踴躍追隨的核武器研發便一發不可收拾。特別是美國和蘇聯這兩個領頭羊,在冷戰期間,猶如比賽一般,今天你整出一個戰略轟炸機,

明天我就跟著研發一架偵察機,你有幾千萬的核儲存,我也跟著猛製造一批。所以為了能時刻在戰爭爆發時做出最快速的反應,該份計畫不僅制定了作戰指導,更將每個打擊目標被摧毀所需要的核武器種類和數量也給出了非常具體的解說。

當時的美國軍方準備了大約威力相當於6000萬噸爆炸量的核武器,這不僅僅是要拿來與蘇聯互相制衡,更有相當一部分是準備招呼蘇聯的盟友國和東歐等國家。而中國的首都北京,也被冠上了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排名在第13位,一但戰爭爆發,北京就成了美國第十三個需要打擊的城市,怎麼辦,小編看到這裡都已經不寒而顫了呢。幾千架轟炸機在你頭頂盤旋,隨時準備讓你灰飛煙滅的的感覺,不要太刺激。

更為讓人吃驚的是,美國當時的軍方,是將所有的導彈投放點佈置在各個城市的人口密集處的,這不僅違背了“國際間爭戰不得傷害平民”的原則,還與美國曾做出的在戰爭期間盡力保護盟友的承諾完全相悖。如果戰爭爆發,人口的死亡數量,將會達到一個完全沒辦法預估的程度。

在該份計畫制定之後的第二年,蘇聯先於美國研發出了全世界首枚洲際導彈,這成了制約美國的最大基礎。後兩國又因為古巴導彈危機,北約在歐洲展開涉及核武器的軍事演習等多項事件導致矛盾和衝突不斷,甚至到了1983年時,雙方差一點真正動手,美國和蘇聯更是已經做好了全面備戰的準備。

時至今日,我們慶倖那些所謂的各種核武器的戰略計畫都沒有被提上議程,但是也不得不隨時警醒,這樣的世界級的毀滅性的戰爭,仍然是潛藏在暗處,隨時有可能一觸即發的。

不要太刺激。

更為讓人吃驚的是,美國當時的軍方,是將所有的導彈投放點佈置在各個城市的人口密集處的,這不僅違背了“國際間爭戰不得傷害平民”的原則,還與美國曾做出的在戰爭期間盡力保護盟友的承諾完全相悖。如果戰爭爆發,人口的死亡數量,將會達到一個完全沒辦法預估的程度。

在該份計畫制定之後的第二年,蘇聯先於美國研發出了全世界首枚洲際導彈,這成了制約美國的最大基礎。後兩國又因為古巴導彈危機,北約在歐洲展開涉及核武器的軍事演習等多項事件導致矛盾和衝突不斷,甚至到了1983年時,雙方差一點真正動手,美國和蘇聯更是已經做好了全面備戰的準備。

時至今日,我們慶倖那些所謂的各種核武器的戰略計畫都沒有被提上議程,但是也不得不隨時警醒,這樣的世界級的毀滅性的戰爭,仍然是潛藏在暗處,隨時有可能一觸即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