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給母豬接生的正確姿勢,你學到了嗎?

一、產前準備

1、及時清理產圈

臨產前5~7天,應使母豬進入產圈,以便熟悉環境。若採用原圈產仔,在分娩前5天,將豬床原有的舊土和墊草去掉,再墊上清潔乾燥的碎土,並鋪上新的墊草。

如是水泥地面,則應沖洗乾淨,用20%的石灰水或2%~3%火堿水,對圈內外進行噴灑消毒。

2、保持環境安靜

產圈要求清潔、乾燥、冬暖夏涼、陽光充足、空氣新鮮。產圈溫度保持在10℃以上,相對濕度60%左右。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溫,夏季應注意防暑降溫,產圈應保持環境安靜,

儘量減少環境刺激。

3、刷拭消毒

臨產前兩天,應把母豬刷拭乾淨,最好用2%的來蘇爾溶液消毒母豬乳☆禁☆房和陰☆禁☆戶周圍,然後用溫清水清洗擦乾。母豬分娩多在夜間,應預先安排好責任心強、有經驗的飼養人員輪流值班,確保母豬安全分娩。

4、其他物質準備

為母豬接產要預備幾塊乾淨的舊布或毛巾(接產時擦小豬用),並準備好消毒藥液(如2%新潔爾滅)、碘酊、仔豬保溫燈、保溫箱、剪刀、藥棉、碘酒、紗布、毛巾、手電筒、臉盆等。

 二、接產步驟

1、科學接產

初產母豬不願臥下者,應來回撫摸母豬腹部皮膚及乳☆禁☆房,設法讓其臥下,一般5~25分鐘產出1頭仔豬,胎兒全部產出後0.5~2小時排出胎衣。待母豬胎衣排出後,接產人員應及時拿開,不能讓母豬吞食,否則會引起母豬咬吃仔豬的惡癖。

2、保溫斷臍

仔豬產出後馬上用乾淨毛巾將口鼻部和全身黏液擦乾,然後稱重。對種用仔豬打耳號,

然後放入保溫箱或筐內蓋上麻袋保溫。

仔豬產後10~15分鐘,如臍帶停止跳動即給仔豬斷臍消毒。斷臍時,將臍帶內的血液向仔豬方向擠壓,然後離肢部2~3指的地方將臍帶掐斷,斷面用5%的碘酒消毒,一般經2~4天會自然乾枯而脫落。

3、早吃初乳

仔豬產出後應儘早吃上初乳,吃乳前將母豬乳☆禁☆頭用溫水擦洗乾淨,將乳☆禁☆頭內含有髒物的“熱奶”擠去,也就是擠掉第一口奶,有很多朋友在這個點上認為初乳就是第一口奶,

但是這往往是髒奶,反而對仔豬不利,擠掉第一口奶之後,再讓仔豬在固定的乳☆禁☆頭上吸吮初乳。 

4、飲“頭盆湯”

母豬產仔結束後,十分疲勞,口乾舌燥,不思飲食,這時需喂給溫麩皮水。產後4~5小時,應給母豬飲“頭盆湯”,有利於母豬體力的恢復和仔豬的健康。

頭盆湯的配方是:艾葉125克,臭蒲根250克,食鹽和芒硝各50克,小米或大米500克,紅糖400克,加水4~4.5千克煮粥放涼後喂飲。 

5、救“假死”豬

在接產過程中,碰到“假死”仔豬應立即進行搶救:

①迅速用毛巾將仔豬口鼻黏液擦乾淨,再用人口對準仔豬鼻孔吹氣。

②倒提仔豬的後腿,並用手掌連續輕拍仔豬胸部,直至發出叫聲為止。

③將假死仔豬仰臥,握住前肢令其前後伸屈,一緊一松壓迫胸部,實行人工呼吸。

實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