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收入近百萬的80後夫婦為何發愁?

碧翰烽:年收入近百萬的80後夫婦為何發愁?

套用一句小說的名言: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但快樂是否如此,快樂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快樂的家庭怕也各有各的不快樂。

先從快樂的定義來看,也許每個人、每個家庭就有不同的看法。對貧窮的人或家庭來說,最大的快樂恐怕就是有更多的錢;對有錢的人或家庭來說,最大的快樂恐怕就是需要有更多的權、更多的名、更好的情感。

可惜有時候就是事與願違,

然而問題卻不在於這些相違的地方,而在於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與我們之間如何融合,以及我們內心的心靈如何安放。

1: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年入百萬 買下數房

小李夫婦都是80後,都是名牌大學畢業,都在某一線城市打拼,供職的都是大公司,相當有實力,業務遍及國內外。

小倆口大學畢業後,工作上一直十分上進,分別成為公司的骨幹,業績明顯,兩人薪酬均在幾十萬左右。

如今孩子有了,房子也買了幾套,小日子過得應該是不錯的。

2:什麼事最犯愁:夫妻分居 孩子讀書

儘管收入不錯,房子也有,年紀輕輕的他們能夠在大城市紮下根來,還是不容易的。

不過有些犯愁的是,他們小倆口已經兩地分居近十年了。丈夫所在的公司在外地有多家分公司,他常被派駐外地公司當骨幹,一直想要申請回總部卻難以如願,而豐厚的待遇、穩定的工作、嫺熟的業務,

又讓他捨不得跳槽去尋找另外的東家,所以也就一直拖著,忍受那種分居相思之苦。

當然辛苦更多的還是女方,一個人操持著家,還要撫養孩子,而最讓其頭疼的就是孩子的讀書問題,一直以來就想給他找個好的學校,使得孩子年年都在上培訓班,就是為了多拿些證書,多獲些獎項,以備給將來進入重點示範學校助力。

在大城市裡,最讓他們感覺的就是讀一個好的小學、中學是非常吃力的,

對孩子的競爭是最大的,這可比讀好大學吃力多了。

3:期待:更人性化的管理、更多更好的教育

多少年來,因工作而夫妻分居的著實不少,有的甚至一輩子,直到老了退休了,才真正完全地住到一起。

或許他們事業有成,但是這樣的人生、事業又有多少意義。愛情、婚姻、家庭、事業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整體,少了一個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幸福的、快樂的,

儘管在這當中,有可能也過得並不如意。

從這個方面來講,我們有些地方有些單位或許需要深思,如何讓管理、政策更人性化一些,不要一心只是撲在業績、效益方面,而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人”的身上,“人”才是最大的財富。

作為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更加公平的配置優質資源,讓家長不必為讀一個優質的、重點的學校而焦慮,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儘管目前已經不存在重點學校,但事實上人們心中依然有這樣的學校,使得人們趨之若鶩,心力交瘁。

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關方面需要更加努力,而對於我們也應該放鬆心態,讓孩子快樂的讀書、快樂的成長,就是最好的教育。

儘管目前已經不存在重點學校,但事實上人們心中依然有這樣的學校,使得人們趨之若鶩,心力交瘁。

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關方面需要更加努力,而對於我們也應該放鬆心態,讓孩子快樂的讀書、快樂的成長,就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