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書法與王羲之不相上下,為什麼深得太宗敬重——虞世南書法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

南北朝至隋唐時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其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原有詩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國張壽鏞輯成《虞秘監集》 四卷。

虞世南

生性沉靜寡欲,意志堅定努力學習。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

直言敢諫,深得太宗敬重。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

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先後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

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界稱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為“初唐三大家”——

的書法被人們這樣評價:

《書斷》卷中列其隸、行書為妙品,

《宣和書譜》卷八以為世南晚年正書與王羲之相後先,

宋黃庭堅有詩贊其代表作《孔子廟堂碑》:“虞書廟堂貞觀刻,

千兩黃金那購得。”

唐李嗣真《書後品》評其書為“上下品”。

這些評價你覺得夠得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