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劇情策劃」2017中國最具產業影響力電視劇男演員

吳剛

代表作:《人民的名義》

影響力點評:流量老生,年度表情包

上榜理由:“達康書記別低頭,GDP會掉!達康書記別流淚,祁廳長會笑!”今年“年度神劇”《人民的名義》熱播的那段時間,街頭巷尾的話題幾乎全部被該劇佔領,“達康書記”的扮演者吳剛也強勢地進入了大家的視線。其實早在《人民的名義》之前吳剛就曾在《潛伏》《白鹿原》《徐悲鴻》等多部影視作品中有過非常不錯的角色塑造,

極富爆發力,員警、軍人、畫家、特務、殺手、商人等各類角色無不栩栩如生、變化豐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達康書記”的大火特火也是一個厚積薄發的必然。吳剛說,理解這個角色,就是要明白這個人物他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欲,餓了之後也得狂吃,急的時候也罵人,正是這種理解和塑造,才讓觀眾看到了一個不乏味、接地氣的“達康書記”。

潘粵明

代表作:《白夜追凶》

影響力點評:守得雲開見“粵明”

上榜理由:如今的潘粵明雖然已然不是當年的清秀小生,但生活所留給他的鮮明刻痕對於一個演員來說也恰好就是最寶貴的養分,正如他自己所言:“如果你不被雕刻的話,

你也不知道那個痕跡的魅力是什麼。”今年,他憑藉《白夜追凶》中“毀臉式”演技驚豔了一大批觀眾。在該劇中,他不僅一人分飾兩角:哥哥關巨集峰和弟弟關巨集宇,更由於兄弟倆會身份互換、還有大量的“同框”戲,他實際上需要演繹四重角色:高冷神秘的哥哥、吊兒郎當的弟弟、扮演哥哥的弟弟以及扮演弟弟的哥哥,表演難度可想而知。有人戲稱:劇組請來的是潘粵明、潘粵暗、潘粵明的暗和潘粵暗的明。
一時間,在眾多的資料榜單中,他的流量幾乎與小鮮肉並肩,這看起來似乎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對於演員而言,因為美貌聚攏的人氣毫無根基,必將容易流逝。觀眾的眼睛其實是不揉沙子的,只有演技和作品才是一個演員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

何冰

代表作:《情滿四合院》

影響力點評:他或許是中國最被低估的男演員

上榜理由:經常有人說何冰是中國最被低估的男演員,因為他的貌不驚人,也因為他的收放有度,把自己深埋進了每一個角色,卻把“何冰”這個標籤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今年,何冰在鴻篇巨制《白鹿原》中出演了處處為難張嘉譯的反派小人物鹿子霖一角。一般人演反派,演出可恨就算及格,但何冰認為更高級的演出,是演出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一個掛滿了負面標籤的人,一個沒有信仰討好生活的人是不會寫在臉上的。”鹿子霖的可恨而可愛,是因為何冰沒有臉譜化地去詮釋一個人物,而是拼了命讓角色更加立體,有血肉。而在最近熱播的《情滿四合院》中,何冰憑藉“傻柱”何雨柱又圈了一批粉,從大齡男青年傻柱到贍養起全四合院老人的頂樑柱,何冰將人物變化在細微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一個血肉豐滿的北京四合院爺們兒形象躍然螢屏之上,掀起老少通吃的“全家追劇”熱潮。

陳曉

代表作:《那年花開月正圓》

影響力點評:從“熊孩子”到重情重義的男人

上榜理由:由丁黑執導的年代傳奇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不論收視率還是口碑都算得上年度大劇之一。該劇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陳曉在劇中飾演灑脫不羈的陝西富家少爺“沈星移”,可以說是從“地主家的熊孩子”一路成長為一個情深義重有擔當的男人,這種蛻變被陳曉潛移默化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情緒轉化清晰而自然,將其“刀子嘴、豆腐心”的癡情刻畫得飽滿又富有層次感,引發了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被觀眾稱讚為“實力偶像派”。其實一個演員每一分的付出都會在戲裡呈現出來,沈星移這個角色成功的背後少不了陳曉的用心和付出,在拍攝這部戲的時候他不但8個月沒有趕任何其他通告,完全沉浸在人物中,甚至還會把跟他演對手戲的謝君豪的臺詞也背下來,相信這樣的創作態度一定會讓他塑造出下一個更好的“沈星移”。

張譯

代表作:《雞毛飛上天》

影響力點評:他未必站在流量的頂端,卻不可或缺

吳秀波

代表作:《軍師聯盟》

影響力點評:時間的沉澱和打磨讓他成了“大叔”的典型

上榜理由:閱歷,在吳秀波身上塑造了獨有的從容,經歷過時間的沉澱和打磨,他成了“大叔”的典型。今年,吳秀波攜《軍師聯盟》再度歸來,這也是他第一次擔當製片人的角色。為了這部戲的品質,他不惜成本。通常一部電視劇的拍攝只需要3個月,而《軍師聯盟》卻拍了333天,前後花了總共兩年時間來完成製作,原本100多集的素材,最終剪成了80多集正片。在這樣的“工匠精神”下,《軍師聯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豆瓣8.1的評分。同時,吳秀波對司馬懿這個角色的塑造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在他微妙的處理下,角色在每個不同歷史時期都有他獨特的生命質感與狀態,思想的變化也在隨著年齡的變化而逐步地“沉澱”入心,從隱忍持重到野心初現,吳秀波都刻畫得風生水起、淋漓盡致。

靳東

代表作:《我的前半生》

影響力點評:霸道總裁、職場精英的人設待突破

上榜理由:今年的靳東可以說是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不但在好幾部熱播劇中出演主要角色,還面臨了人設崩塌的質疑。其實靳東的演技實力還是可圈可點的。不論是臺詞功底還是表演細節的掌握,他的舉手投足都帶著專業的功底。比如在拍攝《我的前半生》時,他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一個諮詢公司高管應該有的職業氣質、生活習慣,以及姿態、形態、走路的方式等細節,加在人物身上。但不論是賀涵,還是《歡樂頌》中的上海灘金融大鱷老譚,亦或是《外科風雲》中全球胸外科領域青年權威莊恕,靳東在人物選擇與刻畫上有著很大的雷同,每個角色幾乎多少都帶有演員本人的特質。其實優秀的演員在某個階段,面對的可能就是對自己內心局限性的突破。希望下次在螢幕上看到他時,他的演繹可以讓觀眾忘了霸道總裁、職場精英這類人設與光環。

張一山

代表作:《餘罪》

影響力點評:不做“小鮮肉”,用演技說話

上榜理由:去年的一部《餘罪》讓張一山走入了一線小生的行列,他最吸引人的應該是骨子裡的痞氣,讓他從不端著,不想做小鮮肉,更不想成為男神,他給自己的目標就是更好地完成角色,對得起“演員”這兩個字就足夠了。今年他出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開播不久評分和評論就都開始往低走——劇情不合理、人設不討喜讓這部戲受到了不少詬病,不過張一山的表演依然能給人以驚喜,不少細節都處理得相當出彩,特別是在得知小紅意外懷孕後醉酒怒駡小紅的一場戲,情緒濃烈又有諸多層次,但他處理得不僅細膩,又一氣呵成,這種功力,很多中年演員也未必有。或許除了張一山,年輕一輩的男演員裡,沒有幾人能撐得起秋水這個角色。

胡歌

代表作:《獵場》

影響力點評:胡歌首次挑戰“高級獵頭”

上榜理由:暌違已久,留學歸來的胡歌憑藉新劇《獵場》再度成為焦點話題。他在劇中扮演高級獵頭鄭秋冬從一個四處欠債、顛沛流離的平凡毛頭小子逐步抓住機遇進入職場打拼,歷經商海沉浮與近十年的歷練,最終成長為一個在商界縱橫捭闔的專業高級獵頭。曾演過很多帥哥、型男,如今的胡歌更喜歡走心的角色。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第一次看劇本的時候就被鄭秋冬這一角色吸引了,我相信他是生活在我身邊的一個人,相信這個角色說的話,也相信他經歷的這些事,而且所有的事件都有它的邏輯,都可以找到原因,都可以找到內心的動力。這是我此前在其他角色中從未體驗過的。”導演姜偉也直言這個角色胡歌飾演得非常完美,可以打滿分。

張嘉譯

代表作:《白鹿原》

影響力點評:張嘉譯的陝西血統讓他靠近了白嘉軒的靈魂

上榜理由:張嘉譯今年在電視劇版《白鹿原》中挑大樑出演白鹿原上的“國民偶像+精神領袖”白嘉軒,並同時出任“藝術總監”一職。白嘉軒是農耕社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身為一族之長,他兼具中華民族的許多優良秉性和品質,有著對生活的特殊見解,又有著關中漢子慣有的堅毅與樸實,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因素與糟粕因素集合於一身,是一個足夠複雜的悲劇性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重構。這絕對不是一般演員敢接的角色,但是張嘉譯以他帶著陝西血統的先天優勢無限地靠近了這個角色的靈魂,展現了教科書級演技。而在最近熱播的《急診科醫生中》,張嘉譯繼《心術》之後再一次塑造了一個成功的醫生形象,沉穩大氣的表演很容易讓觀眾建立信賴感。

1,如標有原創字樣的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2,轉載事宜請聯繫公號後臺;

3,獲得授權後請注明轉載處。

演出可恨就算及格,但何冰認為更高級的演出,是演出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一個掛滿了負面標籤的人,一個沒有信仰討好生活的人是不會寫在臉上的。”鹿子霖的可恨而可愛,是因為何冰沒有臉譜化地去詮釋一個人物,而是拼了命讓角色更加立體,有血肉。而在最近熱播的《情滿四合院》中,何冰憑藉“傻柱”何雨柱又圈了一批粉,從大齡男青年傻柱到贍養起全四合院老人的頂樑柱,何冰將人物變化在細微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一個血肉豐滿的北京四合院爺們兒形象躍然螢屏之上,掀起老少通吃的“全家追劇”熱潮。

陳曉

代表作:《那年花開月正圓》

影響力點評:從“熊孩子”到重情重義的男人

上榜理由:由丁黑執導的年代傳奇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不論收視率還是口碑都算得上年度大劇之一。該劇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陳曉在劇中飾演灑脫不羈的陝西富家少爺“沈星移”,可以說是從“地主家的熊孩子”一路成長為一個情深義重有擔當的男人,這種蛻變被陳曉潛移默化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情緒轉化清晰而自然,將其“刀子嘴、豆腐心”的癡情刻畫得飽滿又富有層次感,引發了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被觀眾稱讚為“實力偶像派”。其實一個演員每一分的付出都會在戲裡呈現出來,沈星移這個角色成功的背後少不了陳曉的用心和付出,在拍攝這部戲的時候他不但8個月沒有趕任何其他通告,完全沉浸在人物中,甚至還會把跟他演對手戲的謝君豪的臺詞也背下來,相信這樣的創作態度一定會讓他塑造出下一個更好的“沈星移”。

張譯

代表作:《雞毛飛上天》

影響力點評:他未必站在流量的頂端,卻不可或缺

吳秀波

代表作:《軍師聯盟》

影響力點評:時間的沉澱和打磨讓他成了“大叔”的典型

上榜理由:閱歷,在吳秀波身上塑造了獨有的從容,經歷過時間的沉澱和打磨,他成了“大叔”的典型。今年,吳秀波攜《軍師聯盟》再度歸來,這也是他第一次擔當製片人的角色。為了這部戲的品質,他不惜成本。通常一部電視劇的拍攝只需要3個月,而《軍師聯盟》卻拍了333天,前後花了總共兩年時間來完成製作,原本100多集的素材,最終剪成了80多集正片。在這樣的“工匠精神”下,《軍師聯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豆瓣8.1的評分。同時,吳秀波對司馬懿這個角色的塑造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在他微妙的處理下,角色在每個不同歷史時期都有他獨特的生命質感與狀態,思想的變化也在隨著年齡的變化而逐步地“沉澱”入心,從隱忍持重到野心初現,吳秀波都刻畫得風生水起、淋漓盡致。

靳東

代表作:《我的前半生》

影響力點評:霸道總裁、職場精英的人設待突破

上榜理由:今年的靳東可以說是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不但在好幾部熱播劇中出演主要角色,還面臨了人設崩塌的質疑。其實靳東的演技實力還是可圈可點的。不論是臺詞功底還是表演細節的掌握,他的舉手投足都帶著專業的功底。比如在拍攝《我的前半生》時,他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一個諮詢公司高管應該有的職業氣質、生活習慣,以及姿態、形態、走路的方式等細節,加在人物身上。但不論是賀涵,還是《歡樂頌》中的上海灘金融大鱷老譚,亦或是《外科風雲》中全球胸外科領域青年權威莊恕,靳東在人物選擇與刻畫上有著很大的雷同,每個角色幾乎多少都帶有演員本人的特質。其實優秀的演員在某個階段,面對的可能就是對自己內心局限性的突破。希望下次在螢幕上看到他時,他的演繹可以讓觀眾忘了霸道總裁、職場精英這類人設與光環。

張一山

代表作:《餘罪》

影響力點評:不做“小鮮肉”,用演技說話

上榜理由:去年的一部《餘罪》讓張一山走入了一線小生的行列,他最吸引人的應該是骨子裡的痞氣,讓他從不端著,不想做小鮮肉,更不想成為男神,他給自己的目標就是更好地完成角色,對得起“演員”這兩個字就足夠了。今年他出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開播不久評分和評論就都開始往低走——劇情不合理、人設不討喜讓這部戲受到了不少詬病,不過張一山的表演依然能給人以驚喜,不少細節都處理得相當出彩,特別是在得知小紅意外懷孕後醉酒怒駡小紅的一場戲,情緒濃烈又有諸多層次,但他處理得不僅細膩,又一氣呵成,這種功力,很多中年演員也未必有。或許除了張一山,年輕一輩的男演員裡,沒有幾人能撐得起秋水這個角色。

胡歌

代表作:《獵場》

影響力點評:胡歌首次挑戰“高級獵頭”

上榜理由:暌違已久,留學歸來的胡歌憑藉新劇《獵場》再度成為焦點話題。他在劇中扮演高級獵頭鄭秋冬從一個四處欠債、顛沛流離的平凡毛頭小子逐步抓住機遇進入職場打拼,歷經商海沉浮與近十年的歷練,最終成長為一個在商界縱橫捭闔的專業高級獵頭。曾演過很多帥哥、型男,如今的胡歌更喜歡走心的角色。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第一次看劇本的時候就被鄭秋冬這一角色吸引了,我相信他是生活在我身邊的一個人,相信這個角色說的話,也相信他經歷的這些事,而且所有的事件都有它的邏輯,都可以找到原因,都可以找到內心的動力。這是我此前在其他角色中從未體驗過的。”導演姜偉也直言這個角色胡歌飾演得非常完美,可以打滿分。

張嘉譯

代表作:《白鹿原》

影響力點評:張嘉譯的陝西血統讓他靠近了白嘉軒的靈魂

上榜理由:張嘉譯今年在電視劇版《白鹿原》中挑大樑出演白鹿原上的“國民偶像+精神領袖”白嘉軒,並同時出任“藝術總監”一職。白嘉軒是農耕社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身為一族之長,他兼具中華民族的許多優良秉性和品質,有著對生活的特殊見解,又有著關中漢子慣有的堅毅與樸實,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因素與糟粕因素集合於一身,是一個足夠複雜的悲劇性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重構。這絕對不是一般演員敢接的角色,但是張嘉譯以他帶著陝西血統的先天優勢無限地靠近了這個角色的靈魂,展現了教科書級演技。而在最近熱播的《急診科醫生中》,張嘉譯繼《心術》之後再一次塑造了一個成功的醫生形象,沉穩大氣的表演很容易讓觀眾建立信賴感。

1,如標有原創字樣的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2,轉載事宜請聯繫公號後臺;

3,獲得授權後請注明轉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