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地理答啦:巴顏喀拉山下的生態寶地——果洛州

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簡要介紹一下:

果洛州全稱果洛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東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南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與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毗連,北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接壤。總面積7.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8.56萬人,藏族人口占91.86%,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環境最艱苦、經濟社會發展最滯後、單一民族成份比例最高的自治州。州政府駐瑪沁縣大武鎮,距省會西寧市440千米。

果洛在藏語中意為“反敗為勝的人”。全州現轄瑪沁(因阿尼瑪卿雪山在其境內而得名,意為黃河源頭最雄偉高大的山)、瑪多(黃河源頭之意)、甘德(喜悅安寧之意)、達日(溝名,具有興旺發達之意)、班瑪(蓮花之意)、久治(團結統一之意)。

果洛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巴顏喀拉山和阿尼瑪卿山之間,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氣候惡劣,年均氣溫為零下4攝氏度,全年無絕對無霜期。現有各類可利用草場約8860萬畝,草場以高山草甸植被為主,占土地總面積的71%。有26.7萬公頃的原始森林,生長著雲杉、松柏等樹種。還有適宜種植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等作物的小塊耕地。

果洛州自然資源比較豐富。有大小河流36條,分別入注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其中黃河是州內最大的河流,流經瑪多、達日、甘德、久治、瑪沁五縣,在本州境內流程長達760公里。班瑪縣的瑪柯河、多柯河是大渡河的上游,與達日縣的尼曲河同屬長江水系。

水利資源得天獨厚,水能理論蘊藏量達354萬千瓦。境內湖泊眾多,有較大湖泊21多個,占青海省湖泊總數的37%以上,總面積達1673.8平方公里。境內有金、銀、銅、鈷、鋅、煤、硫等10餘種礦產資源,已探明礦石量4600多萬噸。此外,還有珍貴的白唇鹿、雪豹、冬蟲夏草、貝母、大黃、雪蓮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

果洛州境內群山起伏,雪峰聳立,有山勢雄偉、氣勢磅礴、光潔如玉的阿尼瑪卿峰;有峰巒疊嶂、雪嶺泛銀、神奇壯觀的年寶玉則峰。境內有古稱柏海神湖的紮陵湖和鄂陵湖及其美麗動聽的藏漢聯姻歷史故事;有拉加、白玉、查郎等名刹古寺和人文景觀。自治州全境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被列入全國最大的自然環境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