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想減壽,少碰這3種東西,醫生推薦了5點有助心臟健康的方法

生活方式的不同,飲食的不同,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臟器之一,飲食對心臟健康影響也非常大。有些食物攝入過多,會損害心臟健康,所以要遠離這些食物。

想要心臟好,少碰這3種東西

1、飲料

發表在《營養學雜誌》的研究發現,如果兒童每週少喝1瓶含糖飲料,就能改善心臟健康狀況,降低今後患上心臟病的風險。研究人員對613名兒童的膽固醇水準進行了一年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喝的含糖飲料份數越多,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對心臟危害越大。

2、鹽

吃鹽過多容易出現水鈉瀦溜,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另外,大量臨床資料顯示,高鹽攝入與人體血壓呈正比,吃鹽多還會使血漿膽固醇升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北方人日常飲食多為鹹香味,可以適當用甜、酸、辣味代替鹹味。比如靈活運用蔗糖烹製糖醋風味菜,或用醋拌涼菜,既能彌補鹹味的不足,還可促進食欲。

還可用醬油、豆醬、芝麻醬調味,或用蔥、薑、蒜等香料提味。5克醬油、20克豆醬所含的鹽分才相當於1克鹽,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鹽味道更好。不過在用糖醋調味時,應注意糖的用量,少放為好。

3、加工肉與紅肉

香腸、培根、熱狗、火腿等加工肉食含有較多鈉、硝酸鹽、磷酸鹽等,

對心臟都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愛吃紅肉的朋友不妨多吃一些牛肉,牛肉的脂肪比豬肉少很多,很多心血管病都是由血脂高引起的。

炒肉菜時可以配點香菇,香菇是一種低脂低熱的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阻止血液中膽固醇升高。可多選擇瘦肉食用,以蒸、煮、燉等清淡烹調方式為好。

做好5點,讓你心臟保持健康

1、飲食應清淡、適量

暴飲暴食可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有些猝死病人,往往是飽進晚餐之故。因此要講究飲食有節,提倡吃七、八成飽,同時要少吃各種動物脂肪,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正常成人每日進鹽宜在6~8克,對心臟功能不全的人,進食鹽則不宜超3~5克。

2、適當吃肉

每週吃紅色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等)不得超過2到3次,

吃動物內臟(肝、心等)不超過一次。另外,最好每週食兩次海產品,因為海產品不僅含有豐富的鈣和鉀,能降低血壓,而且含有大大減少產生血凝塊危險的物質。

3、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

調查表明,平時不愛運動者,其心臟要早衰10─15年,冠心病的發病率要高出1─3.5倍。而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心跳緩慢而有力。但運動量不宜過大,一般以運動心跳次數比平時快50%為宜。

4、避免情緒激動

人的情緒過分激動,如暴怒、大喜、哀傷等,都會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從而增加心臟負擔。故要做到心平氣和,學會寬容,坦然對待一切。

5、規律生活,避免勞累

人體過度勞累不僅有損健康,而且會加重心臟負擔。

4、避免情緒激動

人的情緒過分激動,如暴怒、大喜、哀傷等,都會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從而增加心臟負擔。故要做到心平氣和,學會寬容,坦然對待一切。

5、規律生活,避免勞累

人體過度勞累不僅有損健康,而且會加重心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