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島記憶,回首十年前的西部老城區

“西城”這個概念,對於青島人來說,是不準確的地域概念,因為大家延續原來的叫法,標準的應該是“西鎮”,更遠的時候叫“西大森”。可是隨著時間的變遷,隨著東部城區的日益繁榮,

曾經的“街裡”和曾經的“西鎮”在東部繁榮的光環之下,幾乎要淡出人們的視野,可是如果你仔細觀察和揣摩,今日的西城,其實真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東西。

有事去機場,從大港碼頭回到市區,經過新疆路--冠縣路--莘縣路--四川路--團島一路--進入八大峽--太平路--河南路--回到位於中山路的公司,路上隨手拍了些照片,有的就是透過不太清潔的車窗拍的,儘管談不上技術,可是我想這是些不加雕飾的原版作品,

大家看過一定會有些感觸。

從港口大門出來,就是新疆路,坐落在大港碼頭旁邊的老海關,百年的歷程、時間的流淌抹不去威嚴的姿態。98年曾經有一段時間,海關報關業務現場搬遷到這裡,這裡也曾經人聲鼎沸,為青島港的繁忙而忙碌。

這句話似乎不通順,可是那的確是一段令人矛盾而又難忘的日子。

海員俱樂部對面就是新疆路鐵路橋,過了鐵路橋往東就放射出另一番天地,在包頭路上的海軍基地司令部、青島警備區司令部,青島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以及曾經的萊州路果品批發市場。

曾幾何時,這裡是青島的相當意義上的中心,僑匯商店是島城先富人群的購物天堂,海員俱樂部領島城娛樂之先鋒,大港客運站與國內多個港口有內海通航;但是隨著港口西移,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這裡的繁華不再,可是時間給這裡、也給自己留下了深深的記號。記憶中見過的最美的星星,不,應該是銀河,就是94年從大港客運站乘船去上海的途中,
巧遇的朋友午夜于甲板上暢談青春夢想時所見到的,可惜,時過境遷那朋友早已疏于聯絡了。

沿著新疆路向南,不遠就有一座花崗岩老樓,

曾經是青島市燃料公司,不知何時,老樓門口的那塊牌子摘掉了。

另一座老樓

老樓不遠處的岔道裡就是邱縣路、金鄉路等老路,青島著名的海關後指的就是這一帶,因為小港灣的拆遷,這裡已經人去屋空,一片狼藉,但是從這殘存的老窗櫺、雖然殘破但仍有韻味的老樓,依然能看出當年的隱約風貌,報紙報導,改造後,邱縣路上會有幾個老樓修復成島城人居風貌保護點。希望明天的海關後,會是另一番更美的天地。

車行冠縣路,路西的老房子大都人去樓空,路東面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時日可以等待,是等待滅亡還是等待重生。總之,失去的難以還原。那片老房的背後,巍巍高樓是在老新華書店原址上建起的一座商務樓,可惜始終沒有舊日新華書店那樣的紅火;遠處外貿大廈,更遠處--中山路上最紅火的百盛大廈。

冠縣路口的老照相館。我拍的這張照相館的照片,會不會是他最後的留念?櫥窗裡微笑的面孔,還會再對著行人微笑幾天?

海運總公司,島城曾經的輝煌產業中心,過了紅綠燈進入莘縣路。路口不遠處的莘縣路爐包鋪,這一帶的名吃,不知還會不會再有重新開張的機會。

小港碼頭,忙碌的景象已成記憶中的風景了

菜市樓,島城著名的老建築。對面是莘縣路小學,南面是著名的海軍4808工廠,88年高中畢業後,曾經在這座樓下的“新樂餐廳”打工,呵呵,幾個月,把別人一輩子刷不了的碗的數量給刷出來了。90年代裡的某一年,菜市樓裡開了一個太陽商城,全部是南方 “個體戶”,著實紅火了一陣,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偃旗息鼓。

繼續向南,四川路。幸福樓到了。當年的幸福樓,住進幸福的人們,而今老樓顯得陳舊,但是,他仍然是島城人追求幸福的一個節點。拍照片時,兩隻小狗闖進鏡頭。

勇麗餐飲沒有趕其他公司的時髦,他把基地放在了這裡。

向南,一座老樓,建於1935年。

輪渡站,等客的三輪車。2002年底以後,隨著青島港西移,公司大部分業務搬到了黃島,我也就成了輪渡的常客。

討生活的小販一-不留神成了我鏡頭裡的主角

直行在四川路上,7811工廠、青島造船廠灰色的廠房刺激不了眼球

改造後的台西民眾大院某院

當年效益很好的外貿畜產腸衣廠,再向南--團島一路

我的老部隊營門。這裡是夢裡常常回來的地方,永遠抹不掉的記憶中最寶貴的地方。當年抹淚離開軍營後,真的很少回到這裡,是留戀?是感傷?還是......淺白滋味,因為沒有了一身軍裝,也就不能自由的進出這個自己曾經視為家的地方,儘管自己曾經都少次站在軍營門口的那個哨位上........

老樓不遠處的岔道裡就是邱縣路、金鄉路等老路,青島著名的海關後指的就是這一帶,因為小港灣的拆遷,這裡已經人去屋空,一片狼藉,但是從這殘存的老窗櫺、雖然殘破但仍有韻味的老樓,依然能看出當年的隱約風貌,報紙報導,改造後,邱縣路上會有幾個老樓修復成島城人居風貌保護點。希望明天的海關後,會是另一番更美的天地。

車行冠縣路,路西的老房子大都人去樓空,路東面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時日可以等待,是等待滅亡還是等待重生。總之,失去的難以還原。那片老房的背後,巍巍高樓是在老新華書店原址上建起的一座商務樓,可惜始終沒有舊日新華書店那樣的紅火;遠處外貿大廈,更遠處--中山路上最紅火的百盛大廈。

冠縣路口的老照相館。我拍的這張照相館的照片,會不會是他最後的留念?櫥窗裡微笑的面孔,還會再對著行人微笑幾天?

海運總公司,島城曾經的輝煌產業中心,過了紅綠燈進入莘縣路。路口不遠處的莘縣路爐包鋪,這一帶的名吃,不知還會不會再有重新開張的機會。

小港碼頭,忙碌的景象已成記憶中的風景了

菜市樓,島城著名的老建築。對面是莘縣路小學,南面是著名的海軍4808工廠,88年高中畢業後,曾經在這座樓下的“新樂餐廳”打工,呵呵,幾個月,把別人一輩子刷不了的碗的數量給刷出來了。90年代裡的某一年,菜市樓裡開了一個太陽商城,全部是南方 “個體戶”,著實紅火了一陣,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偃旗息鼓。

繼續向南,四川路。幸福樓到了。當年的幸福樓,住進幸福的人們,而今老樓顯得陳舊,但是,他仍然是島城人追求幸福的一個節點。拍照片時,兩隻小狗闖進鏡頭。

勇麗餐飲沒有趕其他公司的時髦,他把基地放在了這裡。

向南,一座老樓,建於1935年。

輪渡站,等客的三輪車。2002年底以後,隨著青島港西移,公司大部分業務搬到了黃島,我也就成了輪渡的常客。

討生活的小販一-不留神成了我鏡頭裡的主角

直行在四川路上,7811工廠、青島造船廠灰色的廠房刺激不了眼球

改造後的台西民眾大院某院

當年效益很好的外貿畜產腸衣廠,再向南--團島一路

我的老部隊營門。這裡是夢裡常常回來的地方,永遠抹不掉的記憶中最寶貴的地方。當年抹淚離開軍營後,真的很少回到這裡,是留戀?是感傷?還是......淺白滋味,因為沒有了一身軍裝,也就不能自由的進出這個自己曾經視為家的地方,儘管自己曾經都少次站在軍營門口的那個哨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