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1月上海房價出爐 成交量同比下跌37.94% 創7年來最低

上海為什麼被稱之為魔都?是因為它是國家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最中心。也正是因為它的“魔力”,才能吸引千千萬萬的人口“瘋狂”地湧入上海。隨之而來的就是上海的房價開始水漲船高。

2017年對房地產市場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對上海的樓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政府加碼調控的效果已經在上海樓市的發展的進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經過了10月份的供應吃緊,上海成交量也是一直在“強撐”的狀態。

11月上海樓市有了小幅度回暖,

但是與上年同期相比下跌幅度卻尤為明顯,可見樓市調控對上海的影響還是效果顯著的。據資料顯示,2017年11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7.45萬㎡,環比上漲11.63%,同比下跌37.95%,成交套數為0.28萬套,環比上漲7.69%,同比下跌37.94%。由於今年國慶日全國各地樓市成交量低迷,房地產市場遭遇成交低谷,加之年底房貸的縮緊,所以導致市場繼續降溫。

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受政策調控影響最大,成交量連續掛零已不是奇怪的事了。今年1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套數均為近七年來的新低,用“觸底”來形容也再不為過了。成交量低和供應量有直接關係,在這如此嚴峻的形勢下,開發商若想繼續站穩腳跟,就一定要有房子可賣,

所以拿地也是勢在必行。在提高房源供應量上,上海市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新增供應各類住房約170萬套,其中商品住房約45萬套。從長期來看,加大住宅供應仍是大勢所趨。

對於即將到來的2018年上海的樓市將有怎樣的變化?某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在供應量上漲的情況下,

成交量將較2017年有所增長。2018年土地市場出讓的數量將大量增加,在政府調控“不放鬆,不歇腳”的前提下,“四限”政策暫無退出可能,而且政策調控將會貫穿的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