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弗陵說“立子殺母”不過是政治幌子,後宮亂政該咋地還咋地

西元前87年二月十四日,漢武帝病逝,中國歷史上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按照史書的記載,當時的人們把漢武帝送到了茂陵,想讓將太多的奇珍異寶一起陪伴這位偉大的皇帝在地下渡過長眠的日子,

但茂陵已經盛不下它們了。而平時由這位皇帝一人說了算的皇宮裡也因此亂作一團,他的突然離去讓人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慶倖的是這種慌亂是短暫的,因為,漢武帝于彌留之際已立劉弗陵為太子,並立下遺詔,把自己去後的路都明確了下來。霍光正式接受遺詔,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

劉弗陵(影視)

漢朝歷史上另一位皇帝的時代就這樣開啟了,只有8歲的劉弗陵被捧上了皇帝的寶座。然而,一個8歲的孩子能懂得什麼呢?至此,霍光已經開始向當時漢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邁進了。史書上都說漢武帝是一個知人善用的人,

甚至在褚補《史記》裡還給他留下了一個“立子殺母”的美名,聲稱他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女主垂簾之害,以免己之子孫蹈己之覆轍。但是,在這裡,我們應該看到把自己的孩子交給自己孩子的母親要比交給別人放心得多,而那所謂的“立子殺母”恐怕也屬於褚先生一廂情願。英名的漢武帝是不會不明白這一點的,而“立子殺母”的故事還是被流傳了下來。

在劉弗陵的生母趙婕妤(鉤弋夫人)在另一個世界的一聲長歎裡,我們看到漢昭帝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輔政下,沿襲漢武帝後期政策,與民休息,最終使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百姓充實,四夷賓服”。而當時的實際秉政霍光確實有著相對來說較為閃光的人品,但也不是一點私心也沒有。我們看到,在取得漢昭帝的全面信任後,不但霍光權傾朝野、威震海內,他的兒子霍禹、侄孫霍雲還是統率宮衛郎官的中郎將;霍雲的弟弟霍山官任奉車都尉侍中;兩個女婿分別擔任東宮和西宮的衛尉,

掌管整個皇宮的警衛;堂兄弟、親戚也都擔任了朝廷的重要職位,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遍佈西漢朝廷的龐大的勢力網。

霍光(影視)

劉弗陵是不容易的。金日磾去世後,霍光和上官桀的權力爭奪便開始了,雖說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了霍光長女為妻,他們是兒女親家,關係密切,但面對權力,他們的爭鬥還是開始了。漢昭帝年十二歲選皇后,上官桀想讓自己的孫女,即是自己兒子上官安與霍光的女兒所生之女,入主後宮,這個女娃當時只有六歲。霍光反對,但上官桀卻通過鄂邑長公主(漢昭帝的大姐,漢武帝的大女兒)的情夫丁外人辦成了這件事。隨後,上官家族為了回報鄂邑長公主,想將丁外人封為列侯,但同樣遭到了霍光的反對。上官桀與霍光就此成為政敵。

劉弗陵就這樣擁有了一個只有六歲的皇后,一個高規格的為皇家傳宗接代的起跑線,而這起跑線註定了會成為一條權力爭奪線。此時,漢廷暗存著幾股怨恨的政治勢力,上官桀因此獎他們聯合起來,試圖殺死霍光,廢掉劉弗陵。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但上官桀等人卻在暗地裡蠢蠢欲動了。其“清君側”陰謀被揭穿之後,仍不死心,準備發動武裝政變,卻被下屬告密,漢昭帝、霍光掌先發制人,將上官桀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那個六歲時就當了皇后的上官女雖說因年紀幼小,未被廢黜,但擺在她面前的另一條起跑線被再次劃上。姥爺霍光為了讓她與漢昭帝生育子嗣,不許不許後宮妃嬪親近漢昭帝;並命令所有的宮女穿“窮絝”,以以防範漢昭帝跟她們偶生曖昧。“窮絝”這玩意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種結構複雜,不易解開的內褲。然而,上官皇后分明是有些對不住姥爺霍光的良苦用心,但直到漢昭帝去世,她也未能生育。

21歲,劉弗陵就去見因為他當皇帝而去的母親鉤弋夫人了。這時,人們不僅要問:古代皇宮“立子殺母”潛規則害死多少美女?據說,鉤弋夫人老家在今河北省阜城縣,生前美如蓮花的她死後,家鄉人民為她修了一座娘娘廟。明朝兵部侍郎竇章志還曾為她寫過一首詩:“遠上土山望天涯,趙河畔上有人家。漢武停車選蓮花,順城楓樹映朝霞。”

上官皇后(影視)

漢昭帝駕崩後無子,劉賀被徵召入朝,立為皇太子。劉賀是漢武帝的孫子,西漢第九位皇帝,也是近年被考古炒得沸沸揚揚的海昏侯。15歲的上官皇后成為皇太后,也是西漢歷史上是繼呂後第二位臨朝聽政的皇后(她其實只是個擺設)。她在劉賀接受皇帝璽印二十七天,她便將劉賀廢了,讓劉賀成為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史書上說,劉賀是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的,但近年的考古卻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事情似乎不是這樣的。

此時,這樣的一個問題便凸顯了出來,即是如果漢昭帝和上官皇后生育子嗣,這個人在位的時間會像劉賀一樣只有二十多天嗎?歷史的事情人們很難說清楚,但親情的事情往往一句話就能說清——親媽要比後媽“可靠”得多。而所謂的“立子殺母”不過是政治集團利用的幌子。

在這個有些清冷的午後,我敲打著鍵盤上的文字,似乎聽見劉弗陵說:“殺了我媽是沒用的,女人該亂政的還是要亂政。”事實是亂不亂政關鍵在於人品,而不在於她身在皇宮、生下了誰。後來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權比較典型地沿用了這個制度,但後宮仍然亂了個一塌糊塗。

劉賀(影視)

漢武帝的大女兒)的情夫丁外人辦成了這件事。隨後,上官家族為了回報鄂邑長公主,想將丁外人封為列侯,但同樣遭到了霍光的反對。上官桀與霍光就此成為政敵。

劉弗陵就這樣擁有了一個只有六歲的皇后,一個高規格的為皇家傳宗接代的起跑線,而這起跑線註定了會成為一條權力爭奪線。此時,漢廷暗存著幾股怨恨的政治勢力,上官桀因此獎他們聯合起來,試圖殺死霍光,廢掉劉弗陵。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但上官桀等人卻在暗地裡蠢蠢欲動了。其“清君側”陰謀被揭穿之後,仍不死心,準備發動武裝政變,卻被下屬告密,漢昭帝、霍光掌先發制人,將上官桀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那個六歲時就當了皇后的上官女雖說因年紀幼小,未被廢黜,但擺在她面前的另一條起跑線被再次劃上。姥爺霍光為了讓她與漢昭帝生育子嗣,不許不許後宮妃嬪親近漢昭帝;並命令所有的宮女穿“窮絝”,以以防範漢昭帝跟她們偶生曖昧。“窮絝”這玩意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種結構複雜,不易解開的內褲。然而,上官皇后分明是有些對不住姥爺霍光的良苦用心,但直到漢昭帝去世,她也未能生育。

21歲,劉弗陵就去見因為他當皇帝而去的母親鉤弋夫人了。這時,人們不僅要問:古代皇宮“立子殺母”潛規則害死多少美女?據說,鉤弋夫人老家在今河北省阜城縣,生前美如蓮花的她死後,家鄉人民為她修了一座娘娘廟。明朝兵部侍郎竇章志還曾為她寫過一首詩:“遠上土山望天涯,趙河畔上有人家。漢武停車選蓮花,順城楓樹映朝霞。”

上官皇后(影視)

漢昭帝駕崩後無子,劉賀被徵召入朝,立為皇太子。劉賀是漢武帝的孫子,西漢第九位皇帝,也是近年被考古炒得沸沸揚揚的海昏侯。15歲的上官皇后成為皇太后,也是西漢歷史上是繼呂後第二位臨朝聽政的皇后(她其實只是個擺設)。她在劉賀接受皇帝璽印二十七天,她便將劉賀廢了,讓劉賀成為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史書上說,劉賀是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的,但近年的考古卻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事情似乎不是這樣的。

此時,這樣的一個問題便凸顯了出來,即是如果漢昭帝和上官皇后生育子嗣,這個人在位的時間會像劉賀一樣只有二十多天嗎?歷史的事情人們很難說清楚,但親情的事情往往一句話就能說清——親媽要比後媽“可靠”得多。而所謂的“立子殺母”不過是政治集團利用的幌子。

在這個有些清冷的午後,我敲打著鍵盤上的文字,似乎聽見劉弗陵說:“殺了我媽是沒用的,女人該亂政的還是要亂政。”事實是亂不亂政關鍵在於人品,而不在於她身在皇宮、生下了誰。後來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權比較典型地沿用了這個制度,但後宮仍然亂了個一塌糊塗。

劉賀(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