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汽車越重越安全?這些誤區你不能不知道!

中國汽車發展相比其他國家晚,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國消費者在買車時對汽車的認知還存在著很多的誤區,就像標題說到的,很多人都還認為汽車越重越安全;其實,汽車發展至今,

早已不是如此了!像這樣的誤區還有很多,小編接下就為大家揭曉吧!關於汽車安全性誤區:

誤區一:車皮厚就代表安全

汽車安全是大家買車時最關心的一點,汽車安全往往被大家認為汽車有幾個安全氣囊,有哪些安全措施,甚至連車皮的厚度也牽扯進來,

認為車皮的厚度決定汽車的安全。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認知錯覺,在感覺到車皮很厚時人的潛意識就開始作祟,被認為汽車很安全,其實車皮的厚度跟汽車安全基本不搭邊。

誤區二:車越重越安全

其他情況不變,車重增加反而會使操控極限和制動性能下降,

更不安全。舉個極端的例子,一輛車難道只要在車裡多放磚頭就可以提高安全性?車重不代表安全,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品牌廠家越發重視輕量化車身結構的研究,同時,不斷有新型材料也在投入使用。我們說到高速公路行駛“發飄”一詞時,不是因為單純的車重了行駛就穩定了,底盤結構和技術才是關鍵。

誤區三:SUV比轎車更安全

很多人認為SUV的安全性比轎車的安全性要好。但SUV在中高速行駛有一大劣勢就是因為重心高,彎道行駛會比較容易側翻,而側翻的致死率是最高的,對於雨雪天氣多的地方尤其明顯。所以這種謠言不攻自破!

誤區四:碰撞後,變形越小越安全

其實好的安全性,應該是車上的吸能部件(包括保險杠、防撞杠等)通過形變和位移吸收碰撞能量,盡可能確保乘員的安全。不要以為一些碰撞之後,變形很誇張的車就不安全,其實,你應該去看看碰撞之後的乘員生存空間,它會告訴到底安全不安全。

誤區五:簡配防撞鋼樑,是廠家對消費者安全的漠視

防撞鋼樑主要的作用是減少低速碰撞下車體的損傷,對於減小小碰撞的維修成本是有意義的,但對於真正威脅到乘客的中高速碰撞沒有作用。

誤區六:美系車比日系車安全

不過國內市場是有些不同的。國內日韓系(日系主要是豐田和日產的小車,本田不含在內)可能由於碰撞標準不夠嚴格,和消費者缺乏安全知識的緣故,安全配置節省較多,會比國際市場再差一點。而德系因為有大量老車型得不到更新,普遍安全狀況也比國際市場要差。而美系在國內市場確實安全配置相對較厚道,尤其是福特,所以相對好一點。不過總的來說,綜合各車系還是差不多,還是應該主要考慮具體車型和品牌。

誤區七:三廂車比兩廂車安全

很多人覺得兩廂車追尾保護較差。這個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兩廂車一般車尾會特別加強,所以很多時候雖然車身短,比同平臺三廂車還要重,可以彌補緩衝距離小的劣勢。真正有問題的是MPV和7座SUV的第三排,因為各種測試缺乏對第三排的考量,保護是很成疑問的。

不過國內市場是有些不同的。國內日韓系(日系主要是豐田和日產的小車,本田不含在內)可能由於碰撞標準不夠嚴格,和消費者缺乏安全知識的緣故,安全配置節省較多,會比國際市場再差一點。而德系因為有大量老車型得不到更新,普遍安全狀況也比國際市場要差。而美系在國內市場確實安全配置相對較厚道,尤其是福特,所以相對好一點。不過總的來說,綜合各車系還是差不多,還是應該主要考慮具體車型和品牌。

誤區七:三廂車比兩廂車安全

很多人覺得兩廂車追尾保護較差。這個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兩廂車一般車尾會特別加強,所以很多時候雖然車身短,比同平臺三廂車還要重,可以彌補緩衝距離小的劣勢。真正有問題的是MPV和7座SUV的第三排,因為各種測試缺乏對第三排的考量,保護是很成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