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起葬於咸陽,遺骨卻在距咸陽千裡外的此地,原因與秦始皇有關

最近電視劇《大秦帝國》的熱播,仿佛帶我們回到了那個諸侯割據、烽煙四起的戰國時代。秦國通過一次次的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秦統一六國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戰神”白起當然功不可沒。

戰國將領不可勝數,但是千字文中只列了四位:“起翦頗牧,用軍最精”,白起居於首位,當之無愧。白起深諳兵法,英勇善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曾率兵大破韓、魏,擊敗趙、楚。可惜,沒能逃過“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一歷史鐵律,白起最終被秦昭襄王賜死,持秦王劍自裁于杜郵。

《大秦帝國之崛起》劇照:武安君白起

白起死後,秦國百姓都覺得武安君功勳卓著卻被冤殺,十分懷念他。於是,秦國境內各大城鎮都祭祀他,還在咸陽為白起修建了祠堂。遺憾的是,白起祠廟雖然經過屢次重建,也沒能保存下來,只留下一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的“白起祠”匾。

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後,安葬在陝西咸陽。197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三五三〇工廠在陝西咸陽東郊渭河北岸的任家咀村(秦時此地稱杜郵)施工時發現白起墓。

然而,墓中並沒有發現白起遺骨。白起的屍骨遺失了嗎?並沒有,白起正長眠在距咸陽一千多裡的他的另一座墓地中。

咸陽白起墓

據史書記載:“武安君墓,在榆次縣西南四十裡神頭村,秦白起也”。

並且《永樂大典》中的榆次縣域圖裡,明確標有白起墓及所在位置,也有同樣的記載:“秦白起墓,在榆次縣西南四十裡南莊村”。史書關於上述白起墓址的記載年代上至戰國下至民國,兩千多年從來沒有間斷國。如此說來,2個墓的主人都是白起。為什麼白起會有陝西咸陽和山西榆次兩個墓?

原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追思白起的功績,懷著內疚補償的心情封白起兒子白仲為“太原君”,

因此太原成為白仲的采邑,白仲的後代便在太原定居下來。也正是秦始皇的封賞,使得白起有了兩個墓地。

榆次白起墓

白起貴為“武安君”,安葬三年後每年的清明、十月初一、冬至、除夕、過年都要祭奠。可是,路途遙遠,交通不便,

一年之內要在相距六百多公里的太原和咸陽之間往返數次,十分困難。因此,白仲別無選擇,上奏秦始皇,請求將父親白起靈柩遷到自己的封地太原郡內。秦始皇對白起的後代自然是十分照顧,批准了白仲的請求。

秦始皇

當時榆次縣正歸太原郡管轄,白仲為白起墓選址在距離晉陽僅幾十公里的榆次縣南莊村。遷墓後,原墓並沒有拆除,而是進行了封存,原白起墓也就變成了衣冠塚。

白仲為白起墓選址在距離晉陽僅幾十公里的榆次縣南莊村。遷墓後,原墓並沒有拆除,而是進行了封存,原白起墓也就變成了衣冠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