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裡不開電視 家人不玩手機 4歲男童到幼稚園被電子屏“嚇哭”

武晚傳媒·武漢晨報12月5日訊為了減少電視和電子產品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家裡的電視就成了“擱貨”,手機也盡可能在孩子面前少用,家住武昌武泰閘附近的王女士,自從孩子出生後,

便在家裡推行了“限屏令”,讓孩子盡可能跟書本和玩具作伴。但孩子上幼稚園,特別是上才藝培優班後,王女士的煩惱卻接踵而至。“幼稚園和培優班都有螢幕教學,但孩子對大型的電子螢幕非常恐懼,總是被嚇哭。”王女士反思,自己不讓孩子接觸電視和螢幕,是不是錯了?

王女士一家是教師世家,王女士表示自己見慣了沉迷於電視和遊戲不可自拔的孩子,自從自己有孩子之後,

就打定主意,盡可能少的讓孩子接觸電子螢幕,包括電視、電腦、手機登,盡可能多的陪伴孩子看書、玩耍。兒子出生後,王女士家的電視開的次數屈指可數,“我記得孩子半歲時有一次家裡開了電視,兒子被電視聲音嚇得一激靈,然後哇哇大哭,此後我家根本就不怎麼開電視了。”

兒子4歲時,王女士聽幼稚園同班媽媽的介紹,把孩子送到一家英語培優機構上課。不想第一節課,

孩子一進教室看到教室裡的大電視上播放的英語動畫片就嚇得哇哇大哭,轉身就跑出的教室,再也不肯進去了。“電視上播放的是白雪公主,聲音比較大,其他孩子都看得津津有味,只有我兒子怕得不行。”王女士說,在幼稚園時,有時候也偶爾進行視頻教學,孩子也是嚇得跑出教室。孩子對電視和螢幕的恐懼反映,讓王女士反思,小時候在家裡推行“限屏令”是不是錯了?“現在的幼稚園、培優機構、小學,
電視視頻教學都是常規手段,孩子恐懼電視的行為現在反而讓王女士煩惱不已。

記者採訪發現,王女兒兒子恐懼電視的現象並不是極端個例,就在王女士兒子幼稚園班上,就有一個“同款”,家長從小教導電視不能看,電子螢幕不能碰,結果孩子在面對視頻教學時,表現出了非常抵觸、害怕的行為。幼稚園老師向記者反映,這兩個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視,

而且有自己的想法,孩子除了害怕電視外,平時專注力較強,也很自律。目前,兩位家長都已經調整“思路”,打開家裡的電視,給孩子選擇一些益智、有趣的節目陪伴孩子觀看,來減退孩子對電視的恐懼感。

記者關注到,近年來,類似王女士這樣為孩子遮罩電視和電子產品的家長不少。主流媒體也有所報導,如媽媽用“遮罩教育法” 為兒子打造“完美世界”,

講的就是一位“海歸媽媽”強制停掉了家中的有線電視,為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還有“擔心年幼孩子多看動畫片家長堅決不裝有線電視”等,但這些新聞無一例外遭遇了讀者質疑性的評價,認為這種“堵”的方式並不見得就是為孩子好,達到父母想要的效果。

《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看電視、用手機?》文章截圖

鬧鬧媽說,幾乎所有的育兒書都說,要儘量避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因為它們會損害孩子的創造力。一度她也將此視為聖經。“但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嚴禁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是不現實的。事實上,技術是中性的,區別在於你如何使用。”

《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看電視、用手機?》文章截圖

“鬧鬧媽”建議,看電視或者玩手機,最好還是有家長的陪伴。雖然多數時候,家長把讓孩子看電視看成解放自己的手段,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和他們一起看,學著裡面唱歌跳舞,一起討論故事情節,這也絕對是價值觀滲透的好時機!

《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看電視、用手機?》文章截圖

同時,要和孩子事先約定使用時間,孩子比你想像的更守承諾。如果擔心孩子小,沒法理解時間的含義,可以設鬧鐘,到了點,鬧鐘響了,他們就需要離開電視或手機。

【編輯 張穎惠】

《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看電視、用手機?》文章截圖

鬧鬧媽說,幾乎所有的育兒書都說,要儘量避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因為它們會損害孩子的創造力。一度她也將此視為聖經。“但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嚴禁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是不現實的。事實上,技術是中性的,區別在於你如何使用。”

《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看電視、用手機?》文章截圖

“鬧鬧媽”建議,看電視或者玩手機,最好還是有家長的陪伴。雖然多數時候,家長把讓孩子看電視看成解放自己的手段,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和他們一起看,學著裡面唱歌跳舞,一起討論故事情節,這也絕對是價值觀滲透的好時機!

《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看電視、用手機?》文章截圖

同時,要和孩子事先約定使用時間,孩子比你想像的更守承諾。如果擔心孩子小,沒法理解時間的含義,可以設鬧鐘,到了點,鬧鐘響了,他們就需要離開電視或手機。

【編輯 張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