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遊記裡的因果報應,竟不是看你做了多少壞事,而是你得罪了誰!

之前說了一次有關菩薩佛祖的慈悲的內容,因為在《西遊記》中有很多地方,

菩薩們並不想傳說中的那種悲憫眾生,而是睚眥必報。可是,那期節目播出之後,很多小夥伴留言給我們,說我們所說的“睚眥必報”,其實都是有原因的,那叫做“因果輪回”。所以,我們今天就再來仔細說說,那些真的是因果輪回嗎?既然是輪回豈不是該眾生平等,而不是差別對待嗎?

《西遊記》裡說到的我們印象最深的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例子,

咱們得先說到鳳仙郡的事。第八十七回“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孫悟空看到了郡侯招求法師祈雨的榜文,上面寫著:

大天竺國鳳仙郡郡侯上官,為榜聘明師,招求大法事。茲因郡土寬弘,軍民殷實,連年亢旱,累歲幹荒,民田塘而軍地薄,河道淺而溝澮空。

井中無水,泉底無津。富室聊以全生,窮民難以活命。鬥粟百金之價,束薪五兩之資。十歲女易米三升,五歲男隨人帶去。城中懼法,典衣當物以存身;鄉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顧命。為此出給榜文,仰望十方賢哲,褥雨救民,恩當重報。願以千金奉謝,決不虛言。須至榜者。

用郡侯自己的話說就是:

敝地大邦天竺國,風仙外郡吾司牧。一連三載遇幹荒,草子不生絕五穀。

大小人家買賣難,

十門九戶俱啼哭。三停餓死二停人,一停還似風中燭。

下官出榜遍求賢,幸遇真僧來我國。若施寸雨濟黎民,願奉千金酬厚德!

總是就是,鳳仙郡現在情況很緊急,百姓已經民不聊生了。唐師父於是下令悟空他們求雨救民,悟空就拘來了東海龍王,這對猴子來說是小事一樁嘛。

可是,龍王推脫說自己得有上天旨意才行,讓悟空上天請旨。悟空就一個筋斗上了天,結果,每個神仙都說讓悟空不要管這個事情。那個郡侯犯了大錯,那方不該下雨。

天王道:“那壁廂敢是不該下雨哩。我向時聞得說:那郡侯撒潑,冒犯天地,上帝見罪,立有米山、面山、黃金大鎖,直等此三事倒斷,才該下雨。”

四大天師也說:“那方不該下雨。”

後來玉帝自己跟四大天師解釋了不給鳳仙郡下雨的原因:

“那廝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監觀萬天,浮游三界,駕至他方,見那上官正不仁,將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於披香殿內。汝等引孫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斷,即降旨與他;如不倒斷,且休管閒事。”

也就是說,鳳仙郡郡侯得罪玉帝的原因是,把原本齋天的素供推到了喂狗。本來給玉皇大帝吃的東西,怎麼能喂狗呢?必須嚴懲!那麼,玉帝是怎麼懲罰鳳仙郡的呢?

還是這一回:

四天師即引行者至披香殿裡看時,見有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邊有一隻拳大之雞,在那裡緊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邊有一隻金毛哈巴狗兒,在那裡長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左邊懸一座鐵架子,架上掛一把金鎖,約有一尺三四寸長短,鎖梃有指頭粗細,下麵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行者不知其意,回頭問天師曰:“此何意也?”天師道:“那廝觸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雞嗛了米盡,狗餂得面盡,燈焰燎斷鎖梃,那方才該下雨哩。”

咱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別說三年了,估計照此下去三百年也下不來一滴雨。如果我們用因果輪回來評論這件事的話,感覺似乎有那麼一點過分。因為即使是犯錯了,錯的也是郡侯不是百姓。玉皇大帝讓鳳仙郡受旱災,受苦的和死的可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啊。

更何況,這個事情玉皇大帝根本沒有去調查一下,為什麼這個郡侯會把供天的素食推下去喂狗。就因為自己臉面掃地,一時惱羞成怒,就下了這麼重的殺招。後來,郡侯才想起來:

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獻供齋天,在於本衙之內,因妻不賢,惡言相鬥,一時怒發無知,推倒供桌,潑了素饌,果是喚狗來吃了。這兩年憶念在心,神思恍惚,無處可以解釋。不知上天見罪,遺害黎民。

……

也就是說,鳳仙郡所有的災愆都是因為郡侯兩口子吵架推翻了供桌導致的,這種事情哪家夫妻吵架的時候都有可能發生,明明是小事,只因為得罪的是玉帝,所以變成了一方災難。

且休管閒事。”

也就是說,鳳仙郡郡侯得罪玉帝的原因是,把原本齋天的素供推到了喂狗。本來給玉皇大帝吃的東西,怎麼能喂狗呢?必須嚴懲!那麼,玉帝是怎麼懲罰鳳仙郡的呢?

還是這一回:

四天師即引行者至披香殿裡看時,見有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邊有一隻拳大之雞,在那裡緊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邊有一隻金毛哈巴狗兒,在那裡長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左邊懸一座鐵架子,架上掛一把金鎖,約有一尺三四寸長短,鎖梃有指頭粗細,下麵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行者不知其意,回頭問天師曰:“此何意也?”天師道:“那廝觸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雞嗛了米盡,狗餂得面盡,燈焰燎斷鎖梃,那方才該下雨哩。”

咱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別說三年了,估計照此下去三百年也下不來一滴雨。如果我們用因果輪回來評論這件事的話,感覺似乎有那麼一點過分。因為即使是犯錯了,錯的也是郡侯不是百姓。玉皇大帝讓鳳仙郡受旱災,受苦的和死的可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啊。

更何況,這個事情玉皇大帝根本沒有去調查一下,為什麼這個郡侯會把供天的素食推下去喂狗。就因為自己臉面掃地,一時惱羞成怒,就下了這麼重的殺招。後來,郡侯才想起來:

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獻供齋天,在於本衙之內,因妻不賢,惡言相鬥,一時怒發無知,推倒供桌,潑了素饌,果是喚狗來吃了。這兩年憶念在心,神思恍惚,無處可以解釋。不知上天見罪,遺害黎民。

……

也就是說,鳳仙郡所有的災愆都是因為郡侯兩口子吵架推翻了供桌導致的,這種事情哪家夫妻吵架的時候都有可能發生,明明是小事,只因為得罪的是玉帝,所以變成了一方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