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螞蟻金服上市加碼,京東建無人機機場,萬達、呷哺副業搞的也很好

關鍵字:阿裡、螞蟻金服、京東、無人機、萬達、遊戲、呷哺呷哺

【諮詢快報】上市加碼: 螞蟻金服只做Tech部分,Fin是金融機構的事

馬雲定調只做Techfin,而非Fintech,未來只做Tech(技術),幫金融機構做好Fin(金融)。雖然螞蟻金服持有銀行、保險等多張金融牌照,

將來可能並不會僅僅做自己的金融產品,更多的是向金融機構全面開放平臺。券商分析師對此的解讀是“螞蟻金服此舉是去化類金融,說明上市的腳步越來越快了”,其實“只做tech”的表態,也在上市之前對螞蟻的估值有一定幫助——通常,資本市場給科技公司的市盈率向來是高於金融機構的。

小編說:互聯網公司中技術、資料才是其核心競爭優勢,

金融業務不是其核心要點。同時互聯網企業對風險認知不如傳統金融機構的細緻全面,而且其無法線上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識別風險。從支付寶和建行雙方的二維碼支付將互認互掃。可以看出,支付寶對銀行的態度一改以往的強勢姿態,與銀行的關係從競爭更多趨向合作。行業老大已經做出榜樣了,其他小夥伴還不跟上?

四川要建150個無人機機場,京東規模化無人機配送要來臨了嗎?

劉強東表示京東將在四川建立150個無人機貨運機場,預計3年內投運。這150個停機場將分佈在四川所有的縣城,並聯通城鄉,解決偏遠地區配送難題。全川的貨運成本將下降7成左右,而四川特產有望在24小時內抵達全國各地。

由於京東無人機配送瞄準的是to小B而非to C模式,在四川150個無人機停機場的選址,大多是在村子的醫務室或收發室,以這些地點為核心,輻射周邊配送範圍。

小編說:京東無人機配送專案的立初衷是解決“最後一公里”末端配送難題。試想在汽車、船舶難以到達的山地、海島、溝壑地帶,無人機載著醫療和生活必需品,降落在村落裡,以往數小時的配送將被縮短到半小時。但無法規模化運輸降低成本的問題、無人機續航時間短、極端天氣技術瓶頸,

也是擺在京東、亞馬遜、順豐等電商及物流公司面前的難題。當前無人機的產品成本、運營成本和維修成本都會維持在較高水準,因此無人機配送在全球範圍內依舊處於講概念的階段。

萬達做遊戲,會不會給頂級玩家送房產?

萬達院線遊戲發佈2017年戰略,除了與完美世界聯合發行《射雕英雄傳手游》之外,

該公司還發佈了《河神》、《秦時明月》、《莽荒紀》等十幾款作品,其中5款改編自影視IP。萬達影視於2016年5月以26億元的價格收購互愛互動,在萬達動輒數百億跨國收購的光芒掩蓋下,收購一家遊戲公司並沒有在外界引起太大波瀾。這是個容易被人忽視的關鍵資訊,即便已經是院線第一,萬達也需要尋找電影之外的增長點。收購時光網是順理成章往電影衍生品方向發展,收購遊戲公司看似跨界,實際上也是為最大程度挖掘影院空間和觀影人群的價值。

小編說:電影院賣品增幅有限,進影廳前顧客的滯留時間也因電商擠壓到不足10分鐘。各大影視、影院都在考慮把觀影廳利用起來,比如電競,彈幕,體育,音樂實況轉播,體驗觀影,甚至VR電影。從萬達淡化放映功能,強調電影廣告、整合行銷、衍生品、線上直播等多版塊業務,可以看出影視行業也在謀求票房外的創收和延伸。同時近年互聯網影視公司的殺入也讓這個行業競爭格外激烈。

呷哺呷哺賣調料很用心,3年內上市、撬動500億火鍋料市場

以平價和快捷著稱的呷哺,2015年在香港主機板上市的後,開始大踏步走上轉型之路,計畫到2019年門店數量擴張至1000家。其核心戰略分為三個版塊:原有呷哺品牌進行服務升級和門店升級,以及繼續擴張;創立定位中高端並結合茶飲的火鍋品牌湊湊;成立食品(調味品)公司延伸產業鏈。

小編說:當中小企業將精力集中於打造IP、孵化品牌和創新產品時,大品牌卻悄然將觸角伸向產品鏈上下游,深耕後端,呷哺就是其中一員。背靠強大的品牌支撐,呷哺調料的起點頗高,但對他們來說,要實現戰略目標還需要去拼命追趕,“雖然艱苦,但我們願意堅持,保證品質和口味還是放在第一位。

求關注~

實際上也是為最大程度挖掘影院空間和觀影人群的價值。

小編說:電影院賣品增幅有限,進影廳前顧客的滯留時間也因電商擠壓到不足10分鐘。各大影視、影院都在考慮把觀影廳利用起來,比如電競,彈幕,體育,音樂實況轉播,體驗觀影,甚至VR電影。從萬達淡化放映功能,強調電影廣告、整合行銷、衍生品、線上直播等多版塊業務,可以看出影視行業也在謀求票房外的創收和延伸。同時近年互聯網影視公司的殺入也讓這個行業競爭格外激烈。

呷哺呷哺賣調料很用心,3年內上市、撬動500億火鍋料市場

以平價和快捷著稱的呷哺,2015年在香港主機板上市的後,開始大踏步走上轉型之路,計畫到2019年門店數量擴張至1000家。其核心戰略分為三個版塊:原有呷哺品牌進行服務升級和門店升級,以及繼續擴張;創立定位中高端並結合茶飲的火鍋品牌湊湊;成立食品(調味品)公司延伸產業鏈。

小編說:當中小企業將精力集中於打造IP、孵化品牌和創新產品時,大品牌卻悄然將觸角伸向產品鏈上下游,深耕後端,呷哺就是其中一員。背靠強大的品牌支撐,呷哺調料的起點頗高,但對他們來說,要實現戰略目標還需要去拼命追趕,“雖然艱苦,但我們願意堅持,保證品質和口味還是放在第一位。

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