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溪資產陳繼豪:護盤真能阻止下跌嗎?行情結束了嗎?

紅刊財經 高溪資產 陳繼豪

大盤在11月23日,以績優藍籌的下跌帶動下狂跌80點,宣告3450點很可能是年內的高點了,這讓不少投資人想起2015年6月15日開始的暴跌行情。但筆者認為,現在和當時比最大的區別是,

當時沒有國家隊護盤,大盤是自己跌的。國家隊是7月8日才進場的。而現在的大盤,扣除上證50,僅看中小創的表現,指數已經顯露疲態,很多個股跌幅巨大,用股災5.0來形容一點不為過。截止12月5日,雖然上證指數勉強守在3300點外,創業板指數已經創出近幾個月新低,如果不是國家隊護盤大藍籌,市場真的進入殺跌週期。

這輪行情結束了嗎?

回顧這輪由漂亮50帶動的攀升行情,並沒有持續多久,從一開始就形成了二八分化,到後面更演繹為一九分化。市場有限的資金都集中到漂亮50為首的績優藍籌裡面。很多人在一片短時間的亢奮之後又在一些唱空思維影響下陷入恐慌,接著是一地雞毛。

我們的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漲就那麼難?雖然一度站上3450點,

但給人的感覺明顯底氣不足。場記憶體量資金博弈的特徵明顯。成交量始終無法放大。就如同叫一個吃的半飽的漢子挺舉超過自身體重的杠鈴,還要一直堅持,而場外是一大群看熱鬧的,誰也不上來幫一把,這樣的舉杠鈴行情能走多遠?

和私募界同行交流,談起現在的大盤,大家普遍的感覺是你買到像平安,茅臺這樣的股票你就算撈到了,

而你要重倉中小創,那就倒楣了。有位滿倉現金的仁兄道出了他的心聲,“3000點我錯過了,3300點,我現在進去了買什麼?該漲的都漲的很高了,實在不該漲的,你也不敢碰了。向上看多少?3500還是4000?”

上證50基本都是國家隊控盤,我們該如何玩呢?同時,大資金這個位置進去肯定不是好的時機,因為要考慮安全邊際和估值,所以筆者認為按兵不動是最好的保護自己的策略。

現在場記憶體量資金在博弈,他玩不下去了,自然就下來了,到那個時候再去撿估值便宜的標的。

現在的投資者對於行情的演變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場上,觀點自然差異很大。場內堅決看多做多的也大有人在。回顧一年來上證50的走勢,明顯看出聰明的資金已經完成了一輪牛市才能完成的暴漲行情。這讓很多人轉變了對市場格局的看法,漸漸接受並參與到價值投資的主線上來。

以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今年以來確實演繹了價值投資應有的飆升行情。也讓價值投資的理念深入人心。然而在估值與泡沫之間似乎永遠有著很強的爭議,似乎人們渴望漲,但又容不得有泡沫。不管是不是真的泡沫,統統視為高風險產生的溫床。由於今年以來長時間的在3000點到3450點區間震盪,大家似乎習慣了這種整理模式,對於近一年來漂亮50的上漲,很多人沒有跟上節奏,踩上點。而投資風格的轉換又明白無誤的告訴你,抓大棄小已經是個趨勢了,而且是未來的主流趨勢。

其實,從政策角度看,管理層一直很呵護這個市場,希望市場走慢牛,這是很好的政策指引。但是有的時候矯枉過正的另一面是對市場的另一層傷害,中小投資者對股市的未來更加難以把握,行情總是起不來。

我們需要共同反思的問題

今年大會的勝利召開,監管層已發出“全力確保資本市場平穩運行”要求,“穩中求進”是主基調,藍籌擔綱的行情在市場中起到了定海神針的穩定作用。我們看到,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從資本角度看應該關注其中具有長期發展趨勢的領域,目前A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由“漂亮50”所引領的藍籌行情,正持續深入,我認為,這是一輪時間跨度大、覆蓋面廣的系統性上漲,而交易策略,就是要繼續堅持龍頭股策略,充分享受藍籌股的估值溢價行情。

我們注意到當前市場內部的強弱結構正在形成劇烈對立,分化很嚴重,一邊是藍籌白馬股重心上移並屢創新高,另一邊是中小創、題材股,概念股持續調整;這種劇烈的結構性衝突,決定了中短期內大盤指數難以有效突破的基本原因,區域震盪(3100點-3500點)的基本特徵很明顯,當績優藍籌白馬股的炒作一降溫,指數的虛高部分就會快速被抹平。不過,目前看大盤整體重心會維持緩慢上移,雖然這段時間藍籌股由於漲幅過大,短線回落,但仍然在上升通道運行,只是上漲斜率變緩,但其核心動力是白馬藍籌股估值重心上移。

我們認為,後市白馬藍籌股行情有望轉入第二階段,即藍籌股估值從價值回歸到估值溢價行情。目前,支撐估值溢價的外部因素持續強化,MSCI將於2018年6月正式進入A股,國際化提速、長線機構投資者入市,都對未來A股市場構成極大利好。精選A股“漂亮50”,直接分享其估值溢價,也可以選擇A股“漂亮50”類股票型基金。總體上講,純題材、高估值個股,依然有巨大的調整壓力,而A股“漂亮50”白馬藍籌或新藍籌已開始步入估值溢價期。鼓勵現金分紅、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供給側改革等等,都將推動資本市場向前發展。隨著越來越多資金向A股最優秀品種(類似當年美股的“漂亮50”)聚集,其流通籌碼也會不斷被鎖定,估值也會從常態逐步轉向溢價。

大盤的調整有其內在的因素,外力也好,內生也罷,對於理性成熟的投資者來說,影響不大,我們買的是企業,買優秀的企業拿著放心,市場的波動從長遠看對於優秀企業可以忽略掉。投資是一件化繁為簡的事,在市場不確定性中去尋找確定性,回檔正是給善於發現優秀公司的投資者很好的上車機會。要抓住這樣的機會,未來投資風格不會輕易改變,政策的引導是慢牛,是價值投資,這個方向把握好了,就不會犯大的錯誤,藍籌行情也會向縱深發展。投資者要做的就是跟上主流趨勢,順勢而為,方能獲得收益。

歡迎關注紅刊財經微信號(hkcj2016)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很多人沒有跟上節奏,踩上點。而投資風格的轉換又明白無誤的告訴你,抓大棄小已經是個趨勢了,而且是未來的主流趨勢。

其實,從政策角度看,管理層一直很呵護這個市場,希望市場走慢牛,這是很好的政策指引。但是有的時候矯枉過正的另一面是對市場的另一層傷害,中小投資者對股市的未來更加難以把握,行情總是起不來。

我們需要共同反思的問題

今年大會的勝利召開,監管層已發出“全力確保資本市場平穩運行”要求,“穩中求進”是主基調,藍籌擔綱的行情在市場中起到了定海神針的穩定作用。我們看到,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從資本角度看應該關注其中具有長期發展趨勢的領域,目前A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由“漂亮50”所引領的藍籌行情,正持續深入,我認為,這是一輪時間跨度大、覆蓋面廣的系統性上漲,而交易策略,就是要繼續堅持龍頭股策略,充分享受藍籌股的估值溢價行情。

我們注意到當前市場內部的強弱結構正在形成劇烈對立,分化很嚴重,一邊是藍籌白馬股重心上移並屢創新高,另一邊是中小創、題材股,概念股持續調整;這種劇烈的結構性衝突,決定了中短期內大盤指數難以有效突破的基本原因,區域震盪(3100點-3500點)的基本特徵很明顯,當績優藍籌白馬股的炒作一降溫,指數的虛高部分就會快速被抹平。不過,目前看大盤整體重心會維持緩慢上移,雖然這段時間藍籌股由於漲幅過大,短線回落,但仍然在上升通道運行,只是上漲斜率變緩,但其核心動力是白馬藍籌股估值重心上移。

我們認為,後市白馬藍籌股行情有望轉入第二階段,即藍籌股估值從價值回歸到估值溢價行情。目前,支撐估值溢價的外部因素持續強化,MSCI將於2018年6月正式進入A股,國際化提速、長線機構投資者入市,都對未來A股市場構成極大利好。精選A股“漂亮50”,直接分享其估值溢價,也可以選擇A股“漂亮50”類股票型基金。總體上講,純題材、高估值個股,依然有巨大的調整壓力,而A股“漂亮50”白馬藍籌或新藍籌已開始步入估值溢價期。鼓勵現金分紅、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供給側改革等等,都將推動資本市場向前發展。隨著越來越多資金向A股最優秀品種(類似當年美股的“漂亮50”)聚集,其流通籌碼也會不斷被鎖定,估值也會從常態逐步轉向溢價。

大盤的調整有其內在的因素,外力也好,內生也罷,對於理性成熟的投資者來說,影響不大,我們買的是企業,買優秀的企業拿著放心,市場的波動從長遠看對於優秀企業可以忽略掉。投資是一件化繁為簡的事,在市場不確定性中去尋找確定性,回檔正是給善於發現優秀公司的投資者很好的上車機會。要抓住這樣的機會,未來投資風格不會輕易改變,政策的引導是慢牛,是價值投資,這個方向把握好了,就不會犯大的錯誤,藍籌行情也會向縱深發展。投資者要做的就是跟上主流趨勢,順勢而為,方能獲得收益。

歡迎關注紅刊財經微信號(hkcj2016)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