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丨遠在他鄉的我們,如何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尋找歸屬感?

文章由作者:“時雨“獨家提供

其實“葉子看天下”這個頭條號,

作為一個無想法,無追求,無規劃,無粉絲 的 四無產品

我也不知道它以後會是什麼樣

我只是覺得,或許也會有不少人像我一樣,習慣了在夜晚的時候,與睡和不睡做著鬥爭

如果能有個人,在每一個平淡無奇的夜晚,溫柔的向我說一聲晚安

這應該是一件挺開心的事

所以,我決定就此開始。和你們分享每一天的喜怒哀樂

不論是聲音,還是文字

也許我們的每一天,都會變得有點不一樣

如何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尋找歸屬感?

之所以有“家鄉”這個詞,是因為很多人為了謀生,為了求學,或為了去看看這個色彩斑斕,

五彩繽紛的世界,而去到與之相對的遠方。

那裡和家不一樣。沒有你熟悉的磚瓦,沒有你心愛的姑娘,沒有保護你的父母,沒有關照你的朋友。

只有行色匆匆的路人,陌生的街道,和高聳的樓房。

南拳媽媽有首歌《牡丹江》,裡面唱到:

到不了的 都叫做遠方 回不去的 名字叫家鄉

其實我們到不了的並不是遠方。

而是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理解、真正融入這個地方。

是獨自生活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找尋不到那種歸屬感。

如何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 尋找歸屬感?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在尋找的答案。

前兩天,房東發消息給我:時雨,交房租了哦。我們要漲價了,別人都漲200,你住了這麼久,就給你每個月漲100吧。

看著自己銀行卡裡的餘額,我覺得有些慌張。

我說:楊姐,你看我一個獨身男子,賺錢不易,生活困苦,物件都沒有,留點錢,讓我找媳婦好不好?

楊姐也被我的肺腑之言所感動,

很乾脆的回我兩個字:

不好。

隔壁搬來了一個新住戶,我從來沒和他打過照面。但是我大體能知道,他身材應該很魁梧,多半是個胖子,白天幹活也很辛苦。

多半,也是個單身。

因為他每天晚上都會打呼嚕,那種堪比電鑽的聲音,

隔著牆我都聽得一清二楚。我相信,沒有人能安穩的睡在他身邊。

要麼發瘋,要麼失聰。

所以,我偶爾會奢望,自己是不是可以湊夠錢,在溫州買套房子。

能夠安身的幾個平方,一定會讓我們有足夠的歸屬感。

不過,對漲房租都要和房東據理力爭的我來說,這個夢想還有些遙遠。

所以,我們不妨想想,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讓自己稍微幸福一點。更有歸屬感。

我有一個朋友,我喊他 老王。他是一名房地產經理人。

說來有趣,我們因為遊戲而結識。

在網吧昏暗的燈光下,我偷偷站在他身後,看他操作著遊戲人物大殺四方。30秒後,我做了一個決定:哥們,帶我一起玩好嗎?

“好。”

於是,在網吧昏暗的燈光下,老王帶著我,大殺四方。

老王是安徽宿州人士,卻從小在溫州長大。

初中畢業後,就跟隨父母,或親戚,去過很多城市,到處參加工作。

用顛沛流離這個詞,或許不準確,老王自己說,反正家裡人喊我去哪,我就去哪,多少有個照應。

現在的工作,也是他哥介紹的。

但老王說,家人,不是他得到歸屬感的方式。

“我不願意去我爸媽那,離他們太近了,不自由。”

老王曾經在合肥,跟著親戚做生意。那年,他18歲。

他眯著眼睛,皺著眉頭,回憶著說:“有一次我爸膽結石,去醫院做手術,我著急他怎麼樣了,一直在給家裡打電話。正好我親戚給我打電話,說要給客戶發貨,一直打不通。後來大罵了我一頓。”

再後來呢?

“再後來,我就去打遊戲啦,反正發洩一下就好了。”

我問他,那遊戲算是讓你有歸屬感的東西嗎?

“恩,算是吧,還有朋友,還有物件。還有,熟悉的地方。”

他說,除了宿州,溫州是他最想留下的城市。因為這裡有他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他喜歡去洞頭看海。

“第一次和女朋友一起去的,第二次,和朋友。”

怎麼不帶女朋友了?

“分了。”

我問他,我的房東給我漲價了,他好不好給我介紹個便宜的房子。

“好。”

那仲介費好不好便宜點?

“不好。”

我想老王也一直在溫州尋找歸屬感。

也許是他喜歡的遊戲,也許是他喜歡的海岸線,也許是隔著千里之外,保持距離,也依舊關心的家人。

也許,是那種他鄉特有的自由。

而你我,也一樣。

願我們,都能在這個不大的城市,擁有歸屬感。

這個夢想還有些遙遠。

所以,我們不妨想想,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讓自己稍微幸福一點。更有歸屬感。

我有一個朋友,我喊他 老王。他是一名房地產經理人。

說來有趣,我們因為遊戲而結識。

在網吧昏暗的燈光下,我偷偷站在他身後,看他操作著遊戲人物大殺四方。30秒後,我做了一個決定:哥們,帶我一起玩好嗎?

“好。”

於是,在網吧昏暗的燈光下,老王帶著我,大殺四方。

老王是安徽宿州人士,卻從小在溫州長大。

初中畢業後,就跟隨父母,或親戚,去過很多城市,到處參加工作。

用顛沛流離這個詞,或許不準確,老王自己說,反正家裡人喊我去哪,我就去哪,多少有個照應。

現在的工作,也是他哥介紹的。

但老王說,家人,不是他得到歸屬感的方式。

“我不願意去我爸媽那,離他們太近了,不自由。”

老王曾經在合肥,跟著親戚做生意。那年,他18歲。

他眯著眼睛,皺著眉頭,回憶著說:“有一次我爸膽結石,去醫院做手術,我著急他怎麼樣了,一直在給家裡打電話。正好我親戚給我打電話,說要給客戶發貨,一直打不通。後來大罵了我一頓。”

再後來呢?

“再後來,我就去打遊戲啦,反正發洩一下就好了。”

我問他,那遊戲算是讓你有歸屬感的東西嗎?

“恩,算是吧,還有朋友,還有物件。還有,熟悉的地方。”

他說,除了宿州,溫州是他最想留下的城市。因為這裡有他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他喜歡去洞頭看海。

“第一次和女朋友一起去的,第二次,和朋友。”

怎麼不帶女朋友了?

“分了。”

我問他,我的房東給我漲價了,他好不好給我介紹個便宜的房子。

“好。”

那仲介費好不好便宜點?

“不好。”

我想老王也一直在溫州尋找歸屬感。

也許是他喜歡的遊戲,也許是他喜歡的海岸線,也許是隔著千里之外,保持距離,也依舊關心的家人。

也許,是那種他鄉特有的自由。

而你我,也一樣。

願我們,都能在這個不大的城市,擁有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