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保險業員工薪酬大揭秘,快看你有沒有給行業拖後腿

近期,最讓你羡慕妒忌恨的一條新聞是什麼?沒錯,就是網紅經濟學家任澤平獲聘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而據說,恒大集團給他開出的年薪是1500萬元!!!不妨再多打擊你一下,

任澤平1979年3月出生,年僅38歲!

當然,這樣的薪酬水準在地產界其實並不算拔尖,在2016年上市房地產公司薪酬榜中,任澤平僅位列25位,依然低於恒大集團副總裁何妙玲1561萬元的年度薪酬。

但是在保險行業,這樣的薪酬絕對處於領先地位了。

根據上市險企公佈的2016年財報,稅前薪酬排前十的高管均來自中國平安,最高者系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年薪1286.57萬元。

2016年中國上市險企薪酬最高的十大高管均出自中國平安:

1、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稅前年薪1286.57萬元);

2、中國平安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李源祥(稅前年薪1003.34萬元);

3、中國平安常務副總經理、首席資訊執行官、首席運營官陳心穎(稅前年薪1003.34萬元);

4、中國平安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馬明哲(稅前年薪968.49萬元);

5、中國平安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首席財務官姚波(稅前年薪953.34萬元);

6、中國平安副總經理、首席稽核執行官、合規負責人葉素蘭(稅前年薪780.13萬元);

7、中國平安執行董事、總經理任匯川(稅前年薪711.44萬元);

8、中國平安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孫建一(稅前年薪700.85萬元);

9、中國平安副總經理陳克祥(稅前年薪511萬元);

10、中國平安首席律師姚軍(稅前年薪460萬元)。

高管尚且如此,中層管理者、普通員工的薪酬水準就更可想而知了。近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編寫的《2017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佈,全面勾畫出了保險行業不同層級、不同序列管理者以及員工的薪酬水準。

《報告》顯示,就不同的層級來看,險企核心管理者、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普通員工之間薪酬水準差異巨大;保費收入規模更大的人身險公司員工的薪酬水準要普遍高於財產險公司;並且,

不同人身險公司之間的薪酬水準差異也要普遍小於財產險公司,顯示財產險市場主體之間由於規模分化,其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大有不同。

好消息是,《報告》顯示,2014-2016年,保險行業全體員工薪酬水準不斷上升,且調薪率逐年略有提高,而且很明顯的一個趨勢是普通員工的調薪率要高於各級管理者(除2016年核心層管理者總體調薪率相對略高外)。

從不同的專業序列來看,普通員工中,薪酬水準最高的依然是投資管理、精算(含產品、研發)和資訊技術開發三大序列,行業總體平均值在20萬元以上,中位值也超過16萬元;而銷售(非代理)、核賠管理和客戶服務管理序列員工的總薪酬水準相對較低。

下面就是《報告》中有關保險行業薪酬的核心內容,一起來看看你是不是保險行業的“困難群眾”吧。

注:《報告》中,管理者薪酬水準及薪酬構成的定量分析中,不包含中長期激勵部分,以個人基本薪酬、個人績效薪酬、個人福利性薪酬為個人總薪酬的主要組成部分。

50分位值是指有市場上50%的公司的薪酬資料小於此數值,反映市場薪酬水準的中等水準;同理,75分位值是指市場上75%的公司的薪酬資料小於此數值,反映市場薪酬水準的較高水準;25分位值是指市場上僅25%的公司的薪酬資料小於此數值,反映市場薪酬水準的較低水準。

核心管理者

壽險公司核心管理層總薪酬水準

略高於財險公司

所謂核心管理者,主要是指險企的董事長、公司總部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等在內的班子成員,以及業務總監、總精算師等(相應職級)。這些人構成了險企的“大腦”,決定著一家險企的戰略與戰術,同時也是保險行業收入最高的一群人。

《報告》給出的資料顯示,2016年保險行業核心管理層總薪酬水準的平均值為165.02萬元,25分位、50分位和75分位值分別為95.10萬元、145.53萬元和199.91萬元。

對比產壽險公司,可以看到人身險公司核心管理層總薪酬水準整體明顯高於財產險公司,這與上年的調研結果類似。例如在25分位上,財產險公司高管薪酬只有66.52萬元,而人身險公司高管薪酬幾乎是其的兩倍。

△圖1 保險行業核心管理層總薪酬水準——分險種

高層管理者

平均薪酬達到77.73萬元

所謂“高層管理者”主要包括公司總部部門負責人等(相應職級),以及二級機構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等在內的班子成員以及業務總監、總精算師等(相應職級)。他們是公司戰略的執行者,同時也是本部門、本機構的最高管理者,是險企實現戰略目標的最重要一環。

《報告》提供的資料顯示,2016年保險行業高層管理者總薪酬水準的平均值為77.73萬元,25分位、50分位和75分位值分別為48.97萬元、65.98萬元和98.51萬元。

就產壽險公司而言,依然是保費規模更大的人身險公司高於財產險公司。

△ 圖2保險行業高層管理者總薪酬水準——分險種

財產險公司三個部分的水準都較人身險公司更低,特別是在績效薪酬部分,二者的差距更為明顯,人身險公司高層管理者的績效薪酬在各個分位值上,幾乎都在財產險公司高層管理者的兩倍以上。

不過,高層管理者總薪酬中,固定薪酬的占比普遍要高於核心管理層,而財產險公司高層管理者的固定薪酬部分也較人身險公司略高,顯示,人身險公司更注重績效激勵。

△ 圖3 保險行業高層管理者績效薪酬

中層管理者

財產險公司不同專業序列差異大

高層管理者再向下就是中層管理者,他們與高層管理者一起,構成了一家公司的中堅力量。所謂中層管理者主要包括保險公司總部除核心管理者、高層管理者之外的其他管理者,以及二級機構部門負責人等(相應職級),三級機構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等(相應職級)。

《報告》提供的資料顯示,不同專業序列中層管理者的薪酬水準差異巨大,2016年,投資管理、精算(含產品、研發)和資訊技術序列相對較高,平均值和中位值薪酬水準都超過30萬元。

△ 圖4 保險行業中層管理者分序列薪酬水準

而財產險公司各主要專業序列之間的差距大多較人身險公司之間的差距更大,75分位值與25分位值相差巨大。這體現出不同財產險公司之間的發展水準更加不平衡。

如下圖所示,在財產險公司,同為銷售序列中層管理者,處於25分位者年薪不足8萬,而處於75分位者,則達到近30萬,後者是前者的三倍有餘。而其他序列,75分位值也基本是25分位值的兩倍以上,人身險公司則不然。

△ 圖5 財產險公司中層管理者分序列薪酬水準

△ 圖6 人身險公司中層管理者分序列薪酬水準

普通員工

投資管理、精算和資訊技術開發序列

收入最高

普通員工是保險公司直接衝刺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數量最為龐大,是保險公司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根基。

《報告》提供的資料顯示,從不同專業序列來看,2016年保險行業普通員工中,薪酬水準最高的依然是投資管理、精算(含產品、研發)和資訊技術開發三大序列,行業總體平均值在20萬元以上,中位值也超過16萬元;而銷售(非代理)、核賠管理和客戶服務管理序列員工的總薪酬水準相對較低。

△ 圖7 保險行業普通員工分序列薪酬水準

與中層管理者相同,財產險公司各序列之間的差距大多較人身險公司之間的差距更大,特別是在資訊技術資料、資訊技術開發、稽核內審、資產負債管理和教育培訓序列,體現在75分位值與25分位值的倍數更大。

△ 圖8 財產險公司普通員工分序列薪酬水準

△ 圖9 人身險公司普通員工分序列薪酬水準

看完了上面的資料,你有何感想?是不是又一次拖了行業後腿?如果是的話,請自動面壁思過。

注:《報告》中,管理者薪酬水準及薪酬構成的定量分析中,不包含中長期激勵部分,以個人基本薪酬、個人績效薪酬、個人福利性薪酬為個人總薪酬的主要組成部分。

50分位值是指有市場上50%的公司的薪酬資料小於此數值,反映市場薪酬水準的中等水準;同理,75分位值是指市場上75%的公司的薪酬資料小於此數值,反映市場薪酬水準的較高水準;25分位值是指市場上僅25%的公司的薪酬資料小於此數值,反映市場薪酬水準的較低水準。

核心管理者

壽險公司核心管理層總薪酬水準

略高於財險公司

所謂核心管理者,主要是指險企的董事長、公司總部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等在內的班子成員,以及業務總監、總精算師等(相應職級)。這些人構成了險企的“大腦”,決定著一家險企的戰略與戰術,同時也是保險行業收入最高的一群人。

《報告》給出的資料顯示,2016年保險行業核心管理層總薪酬水準的平均值為165.02萬元,25分位、50分位和75分位值分別為95.10萬元、145.53萬元和199.91萬元。

對比產壽險公司,可以看到人身險公司核心管理層總薪酬水準整體明顯高於財產險公司,這與上年的調研結果類似。例如在25分位上,財產險公司高管薪酬只有66.52萬元,而人身險公司高管薪酬幾乎是其的兩倍。

△圖1 保險行業核心管理層總薪酬水準——分險種

高層管理者

平均薪酬達到77.73萬元

所謂“高層管理者”主要包括公司總部部門負責人等(相應職級),以及二級機構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等在內的班子成員以及業務總監、總精算師等(相應職級)。他們是公司戰略的執行者,同時也是本部門、本機構的最高管理者,是險企實現戰略目標的最重要一環。

《報告》提供的資料顯示,2016年保險行業高層管理者總薪酬水準的平均值為77.73萬元,25分位、50分位和75分位值分別為48.97萬元、65.98萬元和98.51萬元。

就產壽險公司而言,依然是保費規模更大的人身險公司高於財產險公司。

△ 圖2保險行業高層管理者總薪酬水準——分險種

財產險公司三個部分的水準都較人身險公司更低,特別是在績效薪酬部分,二者的差距更為明顯,人身險公司高層管理者的績效薪酬在各個分位值上,幾乎都在財產險公司高層管理者的兩倍以上。

不過,高層管理者總薪酬中,固定薪酬的占比普遍要高於核心管理層,而財產險公司高層管理者的固定薪酬部分也較人身險公司略高,顯示,人身險公司更注重績效激勵。

△ 圖3 保險行業高層管理者績效薪酬

中層管理者

財產險公司不同專業序列差異大

高層管理者再向下就是中層管理者,他們與高層管理者一起,構成了一家公司的中堅力量。所謂中層管理者主要包括保險公司總部除核心管理者、高層管理者之外的其他管理者,以及二級機構部門負責人等(相應職級),三級機構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等(相應職級)。

《報告》提供的資料顯示,不同專業序列中層管理者的薪酬水準差異巨大,2016年,投資管理、精算(含產品、研發)和資訊技術序列相對較高,平均值和中位值薪酬水準都超過30萬元。

△ 圖4 保險行業中層管理者分序列薪酬水準

而財產險公司各主要專業序列之間的差距大多較人身險公司之間的差距更大,75分位值與25分位值相差巨大。這體現出不同財產險公司之間的發展水準更加不平衡。

如下圖所示,在財產險公司,同為銷售序列中層管理者,處於25分位者年薪不足8萬,而處於75分位者,則達到近30萬,後者是前者的三倍有餘。而其他序列,75分位值也基本是25分位值的兩倍以上,人身險公司則不然。

△ 圖5 財產險公司中層管理者分序列薪酬水準

△ 圖6 人身險公司中層管理者分序列薪酬水準

普通員工

投資管理、精算和資訊技術開發序列

收入最高

普通員工是保險公司直接衝刺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數量最為龐大,是保險公司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根基。

《報告》提供的資料顯示,從不同專業序列來看,2016年保險行業普通員工中,薪酬水準最高的依然是投資管理、精算(含產品、研發)和資訊技術開發三大序列,行業總體平均值在20萬元以上,中位值也超過16萬元;而銷售(非代理)、核賠管理和客戶服務管理序列員工的總薪酬水準相對較低。

△ 圖7 保險行業普通員工分序列薪酬水準

與中層管理者相同,財產險公司各序列之間的差距大多較人身險公司之間的差距更大,特別是在資訊技術資料、資訊技術開發、稽核內審、資產負債管理和教育培訓序列,體現在75分位值與25分位值的倍數更大。

△ 圖8 財產險公司普通員工分序列薪酬水準

△ 圖9 人身險公司普通員工分序列薪酬水準

看完了上面的資料,你有何感想?是不是又一次拖了行業後腿?如果是的話,請自動面壁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