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戰敗後,溥儀在天皇面前自扇耳光,後來竟然出庭作證審判天皇

溥儀是大清最後一位皇帝,他一生做過三次皇帝。他雖然是皇帝但是一直沒有實權,所以只能算個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天皇宣佈投降,溥儀竟然面向東京下跪,自己扇自己耳光,

表示自己對不起天皇。

溥儀一生雖然當了三次“傀儡皇帝”,但是最長的一次還是偽滿洲國的時候。從1932年建國到1945年退位,一共當了14年的皇帝。

那溥儀是怎麼當上偽滿洲國的皇帝的呢?1912年2月12日溥儀在紫禁城宣佈退位,雖然他已經不是皇帝了,但是民國政府還允許他留在紫禁城,

並且還給他提供生活費。

1924年,馮玉祥的部下鹿鐘麟逼迫溥儀搬出了紫禁城,移居到醇親王載灃的府上。而溥儀搬出紫禁城的這件事情被天皇知道了,他十分同情溥儀的遭遇,還對溥儀進行了報導。

當然這個報導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天皇只是為日後日本在我國東北建立偽“滿洲國”造勢,企圖分裂中國,而溥儀只是替天皇統治中國的工具而已。

在1932年3月1日,日本人在東北真把溥儀扶上了偽滿洲國的皇位,並建年號為“大同”。 1934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年號為“康得”。“康得”是康熙和德宗光緒的縮稱,意在紀念這兩位清朝皇帝,並寄託了祗承清朝基業的願望。

在偽滿洲國溥儀雖然是皇帝,但是他並沒有實權。

他一直遭到日本人的監視,毫無自由可言。但是有一點,溥儀的正常生活起居還是能得到保障的。

當時溥儀是作為亞洲一個政治人物曾兩次登上《時代》週刊,這在時代週刊歷史上也是少有的。

不管怎麼講,他還是在即位以來第一次“親政”了。

為了這第一次“親政”,

溥儀煞有介事地將“執政府”辦公樓改名為“勤民樓”,然後每天早早起床,前往“勤民樓”“辦公”。但不久他就發現,無論大小諸事,他這個“執政”只要在呈上來的檔上簽個字,和那些“總長”們聊聊天就算完成“辦公”了。而“軍國大事”,都是由日本人擔任的“次長”們決定的,甚至“滿洲國”的大小官員,都是由日本人提名,然後他宣佈任命的。這個“執政”,原來只是做一個招牌傀儡而已。溥儀有些氣餒了。
但一年後他又重新振作起來,原因是日本人見他任“執政”期間非常聽話,於是準備滿足他當皇帝的願望。在日本人的同意下,溥儀於西元1934年3月1日第三次登基,就任“滿洲國皇帝”,年號“康得”。

溥儀滿心歡喜地坐上了日本人為他搬來的龍椅,開始享受君臨天下的一切“尊榮”:無論是在稱呼上,還是在實際行動上,日本人似乎也對他有了足夠的尊重,一切均按照日本天皇的禮制來對待這個“滿洲國皇帝”。尤其是日本人於西元1935年4月為他安排的訪日之行,更讓溥儀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真正的皇帝。

在日本,溥儀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龐大的護航艦隊、裕仁天皇親自迎接、檢閱日本三軍、日本舉國上下的“熱烈歡迎”。使飄飄然的溥儀回來後就大談滿日親善,說什麼無論是滿洲人還是日本人,“如果不忠於滿洲皇帝,就是不忠於日本天皇,不忠於日本天皇,就是不忠於滿洲皇帝”,等等。

溥儀並非不知道自己不過是日本人的傀儡,但他只要擁有表面的權威就可以了,至於是否有實權,他現在也不是那麼看重。但隨後日本人炮製的“帝位繼承法”和命令溥儀的弟弟溥傑與一個日本女人完婚的舉動,令溥儀徹底放棄了恢復祖業的妄想,不再追求實際的和名譽的皇帝,只求保住性命就行。

“隨著日本崩潰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我越是恐怖,就怕日本人在垮臺之前,會殺我滅口。在這種心理支配下,我對日本人是伺候顏色、諂媚逢迎,對家門以內則是脾氣日趨暴躁,動輒打人罵人。我的迷信思想也更加發展,終日吃素念經,占卜打卦,求神佛保佑。”當時鐘的指標終於無情地指向1945年8月之際,即便是冥頑不化如溥儀者,也已經在一片頹勢中清楚地看見了“滿洲國”的末日。這位中國的末代皇帝用八個字概括了自己此際的生活——打罵、算卦、吃藥、害怕。

然而,該來的終將到來。1945年8月9日晨,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和參謀長秦彥三郎慌慌張張來到同德殿,給溥儀帶來了一個最壞的消息:蘇聯已向日本宣戰。

至此,“滿洲國”連苟延殘喘的最後一線希望也徹底破滅了。

“滿洲國”終於在形式上宣告落幕,但如何處置溥儀,卻又成了關東軍的一大難題。關東軍認為溥儀尚有價值,提議將他送往日本,但大本營則認為此事徒增麻煩,不想接收,以剛剛戰敗,國內形勢混亂,難以保證溥儀人身安全為由加以拒絕。

最後在關東軍和吉岡安直的強硬堅持下,決定把溥儀先送到日本再說。由於機位有限,溥儀只帶上了家族中的核心男性,包括弟弟溥傑、兩個妹夫、三個侄子,他們在通化分乘3架小飛機前往瀋陽,擬在瀋陽轉乘大飛機前往日本。溥儀隨身的還有4個赤金盾、四五十塊白金表、20多根白金錶鏈,以及其他金首飾、寶石、鑽石、珠子等一小皮箱。

而家族中的女性則被全數拋下。包括正在病中的“皇后”婉容、年僅17歲的“福貴人”李玉琴、溥傑的日本妻子嵯峨浩和其次女嫮生以及幾個妹妹。她們隨即被當地遊擊隊所俘虜。在隨後發生的“通化暴動”中,婉容和嵯峨浩作為暴亂者搶奪的重點人物而九死一生。曾經風華絕代的末代皇后婉容于1946年夏病死于延吉監獄中,屍骨無尋。直到3年後,溥儀才在蘇聯伯力的關押所裡從嵯峨浩的來信中得知這一消息,但卻無動於衷。

溥儀(左二)在瀋陽機場被捕,在蘇軍軍官的押送之下被送往蘇聯赤塔,後轉送到伯力的戰俘營

8月19日上午11時,溥儀所乘飛機抵達瀋陽機場。正當他在機場休息室等待換機時,一群塗著紅星的飛機相繼降落,手持衝鋒槍的蘇軍士兵跳下飛機,將機場上的日軍繳械。溥儀愉快地交出隨身的小手槍,並用不熟練的英語向蘇聯軍官要求與隨行的吉岡、橋本等兩個日本人分開——在他看來,成為戰勝國的俘虜,總比繼續當戰敗國的人質安全些。

而張景惠和臧式毅,則被關東軍認為是仍然“有用的”人物,送返長春並與重慶國民黨政權方面取得聯繫,組建了地方“維持會”,準備迎接國民黨的接收。然而蘇軍很快進駐長春,張景惠前往迎接,因為蘇聯指揮官對他說了一句:“等候吩咐吧。”他就樂得回家對老婆說:“行啦,這又撈著啦!”次日,他和“維持會”眾頭目樂滋滋地跑到蘇軍司令部等候委派,沒想到蘇軍卻宣佈:“都到齊了?好,用飛機送你們到蘇聯去!”

在蘇聯赤塔,溥儀重新見到了他的大臣們。不過這次,張景惠、臧式毅、熙洽等人不再叫他皇上了,而改口叫作“溥大爺”。

後來溥儀為了減輕罪惡,被要求在遠東世界軍事法庭做證人,主要指證日本侵犯中國的本相,並說明日本是怎麼使用清朝末代皇帝為傀儡到達控制東北的現實。溥儀也是爽快的答應了。

溥儀在東京的世界軍事法庭總共出庭了八天,也是當時作證時刻最長的證人,溥儀指證出了日本很多秘聞,把很多罪惡推到日本方面,包括建立偽滿洲國也都是日本天皇逼他的。最後日本天皇大罵溥儀:無恥,但是當時來說也拿溥儀沒辦法。

不得不說溥儀還是很聰明的,在法庭上光說了日本侵犯者的罪惡現實,其他的卻隻字不提。最後溥儀在1950年7月被送回中國,後來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公民,在1967年病逝!

尤其是日本人於西元1935年4月為他安排的訪日之行,更讓溥儀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真正的皇帝。

在日本,溥儀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龐大的護航艦隊、裕仁天皇親自迎接、檢閱日本三軍、日本舉國上下的“熱烈歡迎”。使飄飄然的溥儀回來後就大談滿日親善,說什麼無論是滿洲人還是日本人,“如果不忠於滿洲皇帝,就是不忠於日本天皇,不忠於日本天皇,就是不忠於滿洲皇帝”,等等。

溥儀並非不知道自己不過是日本人的傀儡,但他只要擁有表面的權威就可以了,至於是否有實權,他現在也不是那麼看重。但隨後日本人炮製的“帝位繼承法”和命令溥儀的弟弟溥傑與一個日本女人完婚的舉動,令溥儀徹底放棄了恢復祖業的妄想,不再追求實際的和名譽的皇帝,只求保住性命就行。

“隨著日本崩潰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我越是恐怖,就怕日本人在垮臺之前,會殺我滅口。在這種心理支配下,我對日本人是伺候顏色、諂媚逢迎,對家門以內則是脾氣日趨暴躁,動輒打人罵人。我的迷信思想也更加發展,終日吃素念經,占卜打卦,求神佛保佑。”當時鐘的指標終於無情地指向1945年8月之際,即便是冥頑不化如溥儀者,也已經在一片頹勢中清楚地看見了“滿洲國”的末日。這位中國的末代皇帝用八個字概括了自己此際的生活——打罵、算卦、吃藥、害怕。

然而,該來的終將到來。1945年8月9日晨,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和參謀長秦彥三郎慌慌張張來到同德殿,給溥儀帶來了一個最壞的消息:蘇聯已向日本宣戰。

至此,“滿洲國”連苟延殘喘的最後一線希望也徹底破滅了。

“滿洲國”終於在形式上宣告落幕,但如何處置溥儀,卻又成了關東軍的一大難題。關東軍認為溥儀尚有價值,提議將他送往日本,但大本營則認為此事徒增麻煩,不想接收,以剛剛戰敗,國內形勢混亂,難以保證溥儀人身安全為由加以拒絕。

最後在關東軍和吉岡安直的強硬堅持下,決定把溥儀先送到日本再說。由於機位有限,溥儀只帶上了家族中的核心男性,包括弟弟溥傑、兩個妹夫、三個侄子,他們在通化分乘3架小飛機前往瀋陽,擬在瀋陽轉乘大飛機前往日本。溥儀隨身的還有4個赤金盾、四五十塊白金表、20多根白金錶鏈,以及其他金首飾、寶石、鑽石、珠子等一小皮箱。

而家族中的女性則被全數拋下。包括正在病中的“皇后”婉容、年僅17歲的“福貴人”李玉琴、溥傑的日本妻子嵯峨浩和其次女嫮生以及幾個妹妹。她們隨即被當地遊擊隊所俘虜。在隨後發生的“通化暴動”中,婉容和嵯峨浩作為暴亂者搶奪的重點人物而九死一生。曾經風華絕代的末代皇后婉容于1946年夏病死于延吉監獄中,屍骨無尋。直到3年後,溥儀才在蘇聯伯力的關押所裡從嵯峨浩的來信中得知這一消息,但卻無動於衷。

溥儀(左二)在瀋陽機場被捕,在蘇軍軍官的押送之下被送往蘇聯赤塔,後轉送到伯力的戰俘營

8月19日上午11時,溥儀所乘飛機抵達瀋陽機場。正當他在機場休息室等待換機時,一群塗著紅星的飛機相繼降落,手持衝鋒槍的蘇軍士兵跳下飛機,將機場上的日軍繳械。溥儀愉快地交出隨身的小手槍,並用不熟練的英語向蘇聯軍官要求與隨行的吉岡、橋本等兩個日本人分開——在他看來,成為戰勝國的俘虜,總比繼續當戰敗國的人質安全些。

而張景惠和臧式毅,則被關東軍認為是仍然“有用的”人物,送返長春並與重慶國民黨政權方面取得聯繫,組建了地方“維持會”,準備迎接國民黨的接收。然而蘇軍很快進駐長春,張景惠前往迎接,因為蘇聯指揮官對他說了一句:“等候吩咐吧。”他就樂得回家對老婆說:“行啦,這又撈著啦!”次日,他和“維持會”眾頭目樂滋滋地跑到蘇軍司令部等候委派,沒想到蘇軍卻宣佈:“都到齊了?好,用飛機送你們到蘇聯去!”

在蘇聯赤塔,溥儀重新見到了他的大臣們。不過這次,張景惠、臧式毅、熙洽等人不再叫他皇上了,而改口叫作“溥大爺”。

後來溥儀為了減輕罪惡,被要求在遠東世界軍事法庭做證人,主要指證日本侵犯中國的本相,並說明日本是怎麼使用清朝末代皇帝為傀儡到達控制東北的現實。溥儀也是爽快的答應了。

溥儀在東京的世界軍事法庭總共出庭了八天,也是當時作證時刻最長的證人,溥儀指證出了日本很多秘聞,把很多罪惡推到日本方面,包括建立偽滿洲國也都是日本天皇逼他的。最後日本天皇大罵溥儀:無恥,但是當時來說也拿溥儀沒辦法。

不得不說溥儀還是很聰明的,在法庭上光說了日本侵犯者的罪惡現實,其他的卻隻字不提。最後溥儀在1950年7月被送回中國,後來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公民,在1967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