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注意了!渝中區中四路小學更名為“德精小學”

△渝中區中四路小學掛牌更名為“德精小學”。

渝中區中四路小學更名為“重慶市渝中區德精小學校”啦!6日,

“讀萬卷書,做文明人”主題閱讀展示暨德精小學掛牌儀式舉行。

建校至今,德精小學已經走過了一百二十五年的歷史。1891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鹿伊士在曾家岩創辦了一所中西合璧的學堂——“求精學堂”。在此基礎上,1892年“德精學堂”成立。這便是今天重慶市渝中區德精小學的前身。

歷經125個年頭的辦學積澱,德精小學由最初的教會學堂,

到戰爭年代的“重慶私立德精小學”,而後改名“向陽小學”,1952年換名“中四路小學校”,直到2017年,追根溯源重新更名為 “重慶市渝中區德精小學校”。

據悉,抗日名將張治中將軍之女張素久曾在德精小學就讀,當年回到重慶時,她曾回憶,當年的班主任姓劉,班上有40多個同學。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在主題閱讀展示環節,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冰心的《小橘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先賢文豪的經典作品,

被全校師生以講、演、誦、唱、舞、寫等多種形式呈現。

德精小學校長王陸森介紹,此次活動以校史教育為主線,將梁啟超、魯迅、郭沫若、葉聖陶、朱自清、冰心、李叔同等十位元先賢的作品納入了學校開發的校本閱讀課程之中,選擇的多是貼近孩子們的生活,通俗易懂,以及教材中出現的內容。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瞭解先賢,

走近先賢,聽先賢的故事,讀先賢的作品,在不斷理解的基礎上對十位元先賢的作品進行表演和誦讀。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