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民出行騎摩拜,背後是大資料智慧調度助力

共用單車如雨後春筍似的冒出,但智慧共用單車卻不多,

真正能將智慧與共用單車結合的最為貼切的只有摩拜一家。截至3月3日,摩拜單車目前在全國運營100多萬輛共用單車,摩拜單車在無錫的工廠每天生產1.4萬輛自行車仍不能滿足摩拜的擴張需求。在清明節期間,全國35個主要城市的共用單車騎行量均大幅增長、日訂單量和新增使用者量創下歷史新高,熱門景點的需求格外旺盛。

能夠快速找到並鎖定使用是摩拜的一大特點,

而且摩拜損壞率低,基本上每輛摩拜都可以正常使用,掃碼開鎖一氣呵成。借助每一輛單車搭載的GPS模組、移動通信模組及其他技術設備,摩拜單車對於每一輛車的位置和狀態瞭若指掌,這就為精細化運維奠定了基礎。

以北京為例,清明假期期間,全市騎行熱度TOP3的景點分別是頤和園、北海公園和鳥巢國家體育場,大家紛紛採取地跌+摩拜單車的“混搭”模式出行。摩拜單車用一種共用智慧出行的方式解決大家“最後一公里”難題,

環保、時尚、健康的生活理念傳遞人心,不僅減少了私家車出行、也節約了道路資源。

這一切的背後都是摩拜始終堅持技術導向和使用者體驗相結合的理念,自從摩拜“紅包車”活動推出以後,摩拜單車大資料平臺顯示,僅在清明小長假的三天時間裡,全國各地的紅包車吸引了超過700萬人次參與車輛運維,有效緩解了車輛供需的“潮汐現象”。

利用線上紅包鼓勵用戶自發的將摩拜車輛騎行到地鐵、商圈等目的地。

摩拜的另一大神器就是安全智慧鎖,這樣使得摩拜被盜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業內人士認為,要想對共用單車實現高效管理,首先要實現對車輛位置的精准把控,以及對車輛狀態的即時監控,也就是讓車輛隨時“線上”,而物聯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技術,顯然摩拜在這方面已經走在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