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是不是不吃糖更好呢?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因此,很多人是“談糖色變”,對甜食望而生畏。那是不是我們以後都不要吃糖會更好呢?

​我們先來看看糖有哪些功能?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熱能。人體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還是構成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

研究證實,只要適量攝入,掌握好吃糖最佳時機,對人體是有益的。如洗浴時,要大量出汗和消耗體力,需要補充水和熱量,

吃糖可防止虛脫;運動時,要消耗熱能,糖比其他食物能更快提供熱能;疲勞饑餓時,食糖可迅速被吸收提高血糖;當頭暈噁心時,吃些糖可升血糖穩定情緒,有利恢復正常;飯後進食點糖食品,可使人在學習和工作時,精神振奮,精力充沛。
​我經常遇到很多人問:為什麼我家的老人,
一輩子吃了很多糖,也沒有糖尿病,為什麼我都不吃糖,也得糖尿病?還有人說:糖尿病不都是胖人得的嗎?為什麼我那麼瘦,也得糖尿病?

其實大家的疑問就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的答案。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身體內的代謝紊亂導致的,並不是因為吃糖。

​代謝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用到了身體的很多器官,拋開個別的遺傳因素,絕大多數的糖尿病,都是平時生活中營養搭配不合理,導致攝入的營養物質不均衡,引起代謝紊亂。

同時,運動過少,消耗降低,導致各種物質的攝入完全超出身體的消耗能力,長期負擔過重,使得很多器官組織功能失常。

因此,不要把糖尿病都歸罪於糖。不合理的飲食以及靜坐生活方式才是罪魁禍首。

但也不能因此就隨便吃糖,凡事都要適度,物極必反。避免過量食糖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都不吃糖,也不行!

希望大家多看一些我國膳食指南,合理搭配飲食,積極運用,避免發生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些代謝疾病,願大家都能有個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