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簡單!看似平凡,他們的工作卻相當“社會”

環城北路,老貴陽的標誌性街道之一。作為貴陽市兩城區中雲岩區的核心地帶,

雲岩區社會保險事業局坐落於此。管理著全區95萬人口中五分之四的參保人群,雲岩區社保局站在了服務人民的最前沿,"和群眾打交道"也成為了該局84位元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

上午十點,雲岩區社會保險事業局的服務大廳裡人潮湧動。作為一周的首個工作日,星期一對於工作人員們而言,是繁忙的代名詞。紅色字跡的排號資訊填滿了喊號機的顯示幕,

在這裡,一切電子儀器也同樣處於超負荷的忙碌狀態。

"每天接待450號群眾,只要上崗一刻,就不可能閑。"雲岩區社會保險事業局征繳科副科長肖歡告訴記者。每天都要面對數以百計的陌生面孔,肖歡和同事們早已習以為常。視窗背後的幕牆上,"微笑多一點、話語親一點"的標語,十分顯眼。

標語起到的教育作用,早已被工作人員們轉化為服務人民的力量。"想群眾之所想,

急群眾之所急",唐林的名字對於工作人員們而言,並不陌生。今年8月22日,唐林被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確診患有尿毒癥,急需換腎,而彼時的醫療費用已高達441365.25元。

如此高昂的費用讓唐家感到壓力山大。考慮到這一特殊情況,雲岩區社保局立即啟動綠色通道,

自接到申請之日起,當即著手安排工作人員錄入費用清單明細,對費用情況進行初審、複審、結算,一周內將唐林的醫療費用報銷處理完畢。當拿到這筆救命錢時,唐家人的驚訝和感激,讓工作人員們至今難忘。

這樣的情況在雲岩區社保局已屬尋常,為了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多年來雲岩區社保局致力於社會保險標準化構建,以此將便民利民的各項舉措落實到實處。

作為標準化建設邁出的第一步,2016年2月投入使用的新建服務大廳即是體現。隨著雲岩區參保人數及參保規模的不斷擴大,原址位於北京路282號的老服務大廳已難以滿足各項需求。在向上級部門報請修建方案後,按照相關要求,工程破土動工。新建服務大廳面積達到2753.93平米,設施齊全,區劃分明,為廣大群眾提供了寬敞的辦理空間。

"從進門到辦完所有事情,跟著螢幕上的流程走,方便易懂。"71歲的徐奶奶前來諮詢自己醫療保險的相關情況,一目了然的服務指南確實幫了老人大忙。"作為標準化建設的要求之一,'政策上牆'、'指南上牆'、'服務上牆',是必要的。"雲岩區社會保險事業局副局長宋健向記者詳細介紹起了這些一點點的標準,抬首可見的導示圖、相關的情況介紹以及滾動播放的動畫,諸如此類的細節在服務大廳內隨處可見。

雖然工作常態忙碌瑣碎,但這個在外人看來平凡穩定的工作崗位也成為了年輕人們為此奮鬥的戰場。30歲的施茵瀛來此工作前,是一名奮戰在一線的醫生。有了家庭和孩子後,施茵瀛不得不考慮換一份上班時間較為穩定的工作。去年,施茵瀛考進了雲岩區社保局醫保科,負責醫療待遇結算等工作。"和醫療相關,與曾經的工作多少有些相通,所以做起來也相當得心應手。"施茵瀛坦言,和前來辦理的人員進行解釋和溝通一度讓她感到有些苦惱,但調整好心態去面對這一切後,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做好一份工作,首先要喜歡這份工作。"道出這番話時,施茵瀛笑了,眼裡滿是對未來的期望。

抬首可見的導示圖、相關的情況介紹以及滾動播放的動畫,諸如此類的細節在服務大廳內隨處可見。

雖然工作常態忙碌瑣碎,但這個在外人看來平凡穩定的工作崗位也成為了年輕人們為此奮鬥的戰場。30歲的施茵瀛來此工作前,是一名奮戰在一線的醫生。有了家庭和孩子後,施茵瀛不得不考慮換一份上班時間較為穩定的工作。去年,施茵瀛考進了雲岩區社保局醫保科,負責醫療待遇結算等工作。"和醫療相關,與曾經的工作多少有些相通,所以做起來也相當得心應手。"施茵瀛坦言,和前來辦理的人員進行解釋和溝通一度讓她感到有些苦惱,但調整好心態去面對這一切後,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做好一份工作,首先要喜歡這份工作。"道出這番話時,施茵瀛笑了,眼裡滿是對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