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節期間又要鬧“血慌”?

今天上午還在手術忙碌的我,剛剛結束手術,刷手衣還沒有來得及更換,我的手機響了…….

一位甜美的聲音輕輕而來,“我是北京市血液中心志願者,請問您是朱瑜琪先生嗎?”

“是啊”

“您今年8月13日在西單獻血小屋獻過400毫升全血,是吧?”

“是啊”

“是這樣的,每年的春節前後,都會出現臨床用血緊張,您可以在2月10日再次來獻血,我可以跟您預約一下的,您住哪裡?”

“石景山”

“好的,您可以去石景山萬達廣場獻血,這裡是每週的二、四、六有流動的獻血車。

“知道了,但我的時間有時候會與臨床上的一些事情發生衝突”

“沒有關係的,您可以隨時與我們聯繫,來更改獻血時間和地點的”

“好的”。

原來是這樣,過去也聽說過鬧“血慌”的事情,也在報紙上看到過有關獻血有“噱頭”控制醫院的事情,但未曾有過電話預約。也許,今年的情況有些嚴重,當然,我只是猜測。但無論如何,患者搶救急需用血的緊急情況我是深有體會的。

自己作為醫生,

見多了搶救用血的艱難,從1998年開始獻血,先是全血,後期也有成分血小板,連續19年來,累計獻血34次,獻血量達到13200毫升,這是普通健康成人全身血量總和的近3倍,2008年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2010年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出現“血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無償獻血量不足肯定是主要原因,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口,大家沒有積極主動的加入到獻血的隊伍中呢?

我分析:一是宣傳不夠,大家對獻血有身體原因的顧慮;二是激勵機制不健全。近日聞南京在推進無償獻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為獲得無償獻血奉獻獎的人更換電子卡,可以享受免費乘車、免費到公園遊覽等等,這不僅僅是對獻血者的表揚和鼓勵,

更多的會讓大家都能看到獻血者就在自己的身邊。三是公眾認為獻血會傷害身體。

在這裡,我就不一一贅述獻血的好處,但有一點,以我自身的切身體會,我並沒有任何不適,身體好著呢,還能夠幫助到那些急需搶救的人們。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

讓生命的色彩流淌出來,用愛心和熱血來溫暖這個世界。讓“血慌”永遠不會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