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消滅“海洋殺手” 還大海一片純粹的藍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裡成長……”,在海邊長大的人可能對這首歌更有感觸,大海給他們的童年帶來了無限歡樂。但是,隨著近年來海洋污染日益加劇,

特別是海上石油的大力開採,使石油污染成為名符其實的“海洋殺手”,我們的大海已經不是那麼“藍”了。海洋石油污染到底有多大殺傷力呢?如何治理石油污染,還大海一片純粹的藍呢?

11月12日,一名遊客在埃及世界級潛水聖地達哈卜的藍洞潛水點潛水。

(才揚/新華社)

海洋石油污染到有多大的殺傷力?

據《大連日報》報導,海洋石油污染是指人類通過在沿海及河口的石油開發、油輪運輸、以及煉油工業的廢水排放等過程將石油帶入海洋,導致海氣交換受到影響,降低海洋初級生產力,危害生物生存,破壞海灘休養地及風景區的景觀。海洋石油污染對生物、人類的生產生活、局部環境都會產生不利影響。據中國海洋線上報導,

海洋石油開發對海洋造成污染主要表現在:

1.生活廢棄物、生產(工作)廢棄物和含油污水排入海洋。

2.意外漏油、溢油、井噴等事故的發生。

3.人為過程中和自然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含油污水流入海洋中。石油進入海水中,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石油進入海水後,使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油膜覆蓋於水面,使海水與大氣隔離,造成海水缺氧,導致海洋生物死亡。

對幼魚和魚卵的危害是很大的,在石油污染的海水中孵化出來的幼魚魚體扭曲,並且無生命力,油膜和油塊能粘住大量的魚卵和幼魚,並使其死亡。油污使經濟魚類、貝類等海產品產生油臭味,成年魚類、貝類若長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體內會蓄積某些有害物質,當進入市場被人食用後,會危害人類健康。

那麼該如何治理海洋污染呢?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面對地球環境惡化、多種資源日趨枯竭的現狀,

我們必須深省,政府、企業、個人需要聯起手來共同治理和預防海洋污染。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曦在接受《解放日報》採訪時指出,治理海洋石油污染要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加大打擊力度,同時國家要加強環保宣傳工作,宣導環保生活的理念。“重點是完善我國海洋石油污染法律救濟制度,

同時設立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雙管齊下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王曦說。

《經濟參考報》在報導中指出,治理海洋石油污染需要國家鼓勵支援企業推行清潔生產和迴圈經濟,發展節能高效的產業鏈;同時加強科技創新,保證設備先進,減少排汙,走綠色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就個人而言,提高自身素質,不隨手扔垃圾,也能為環境治理貢獻一份力量。

海洋環境保護已刻不容緩,它不僅影響到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生產甚至生存,所以從現在做起,還大海一片純粹的藍。(張茜)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張瑾琳、張希)

它不僅影響到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生產甚至生存,所以從現在做起,還大海一片純粹的藍。(張茜)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張瑾琳、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