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談史:你知道騾子為什麼不能生駒嗎?因為這個女人

你知道舜嗎?

你知道娥皇嗎?

你知道騾子為什麼不生駒嗎?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偉大的領袖,他的名字叫堯,堯有兩個女兒,分別是娥皇、女英。娥皇是個活潑、樸實的姑娘,女英擅長藥理,

愛好面子,但她們都是善良的好姑娘。

堯越來越老了,很多事情都有心無力,他考慮找一個有才有德的好孩子來接替他的位置。於是,他找呀找呀,終於找到了舜。舜不僅長得英俊,而且德才雙全,堯的兩個女兒都傾心于他,頗有非君不嫁的癡念。

堯沒有辦法,只好徵求了三方的意見,娥皇與女英都贊同,她們共同認為,舜是一個世間少有的奇男子,而且她們姐妹自小一起長大,也捨不得分開。而舜覺得娥皇與女英各有千秋,雖更中意女英,但也同意取她們二人為妻。

可是,問題出來了,二女同嫁,究竟誰為正宮呢?

雖說都是自己的女兒,但手掌掌心和掌背還不一樣厚呢~堯與女皇各有偏向。女皇認為,女英蕙質蘭心,

更適合為正宮,而堯則認為,娥皇大方得體,適合為正宮,兩姐妹也各爭論不休,舜又不好下論斷。眼看婚期將至,這可怎麼辦呢?

恰逢舜王要遷往蒲阪,堯靈機一動,對兩個女兒說道:“你們從家門的那顆槐樹下同時出發,誰先到達,誰為正宮,晚則為偏妃”。於是,

娥皇與女英各做了準備,同時從平陽向蒲扳出發。

娥皇是個樸實的姑娘,帶了些乾糧,跨了一頭大馬飛奔前進。而女英講排場,選了兩匹騾子駕車,乘車前往,車上裝滿了打算送給舜的藥草。

一馬一車在路上飛奔,雖有些距離,但由於女英駕車技術極好,所以距離也差的不多。

可是正值炎夏,牲口渾身淌汗,路過西楊村北,遇溪水,娥皇與女英休息片刻,讓牲口飲水解渴,以便繼續趕路。

在行進中,不料女英駕車的母騾,突然要臨盆生駒,雖然女英可以捨棄了那匹母騾,繼續前行,但,女英心善,捨不得讓它受苦,於是為它助產,因此停了車。

這時娥皇乘馬已賓士在遙遠的征途,而女英受了騾子生駒的影響,落了個望塵莫及。正宮娘娘的位置為娥皇所奪取,

女英氣憤之餘,斥責騾子今後不准生駒。因此傳說騾子不受孕,不生駒,都是女英封下的。

後來人們把娥皇與女英的牲口飲水的地方,就叫娥英泉,現在襄汾縣西楊村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