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蓮教一號女首領,反清屢戰屢勝,嘉慶皇帝實行一計才得以滅之

乾隆末年,大清王朝官場腐敗,政治黑暗,導致各地民怨四起,民不聊生,縱觀中國歷朝歷代,這種社會環境註定爆發農民起義,民間組織“白蓮教”率先發難,白蓮教最早起源於唐朝,

當時只是信仰佛教的分支,後經宋朝、元朝、明朝,發展為反抗壓迫的組織(元末農民起義首領韓山童就是白蓮教徒),曾一度消失,到了清朝,死灰復燃,成為反清組織,今天要介紹人物,是白蓮教的一號首領,她是一個女子,名字叫王聰兒。

影視劇中的王聰兒

王聰兒(1777年-1798年),湖北襄陽人,江湖藝人出身,父親早亡,由於受官府壓迫,跟隨母親流落江湖賣藝,所以她自小學得一身好武藝,在一次賣藝時,她結識一個叫齊林的江湖中人,齊林表面看似老實,但實質是白蓮教首領,王聰兒感其恩義,加入白蓮教,後兩人結為夫妻,兩人對朝廷腐敗和官府壓迫無限憎恨,利用賣藝宣傳白蓮教,為反清作準備。

由於加入白蓮教的人越來越多,

又製造了反清活動,已驚動朝廷,乾隆皇帝下令捉拿相關人等,齊林見風聲緊張,決定馬上發動起義,不料風聲走漏,齊林等多人被捕,後全部處死,王聰兒因不在現場逃過一劫。

影視劇中的嘉慶皇帝

得知丈夫犧牲的消息,王聰兒更加堅定反清之志,但群龍不可無首,

眾人都推舉王聰兒頂替齊林生前的位置,西元1796年(嘉慶元年),王聰兒正式發動反清起義,史稱“白蓮教起義”,起義軍規模竟達到十多萬,王聰兒有勇有謀,領導起義軍在湖北、四川、陝西等地與清軍作戰屢戰屢勝,清軍毫無還手之力,震驚嘉慶皇帝,此時王聰兒才19歲。

白蓮教起義形勢圖

白蓮教起義軍目標相當明確:直取京城,推翻大清王朝,嘉慶皇帝急忙與大臣商議滅賊之計,但那些大臣官員只會貪污受賄,根本無計可施,前線又不斷傳來戰敗消息,嘉慶皇帝萬分震怒。

在危急時刻,一清軍將領富察·明亮向嘉慶皇帝獻上一計:命各地地主組織團練,起義軍到來就把當地百姓趕到其他地方去,讓起義軍找不到百姓幫忙,

又得不到糧草供應,這種戰術,叫“堅壁清野”,嘉慶皇帝馬上下令各地照做,起義軍的活動果然受阻,後形勢逐漸倒向朝廷,王聰兒開始打敗仗。

影視劇中的王聰兒發動白蓮教起義

西元1798年(嘉慶三年),王聰兒陷入清軍重圍,她試圖突圍,但沒有成功,她和心腹部下逃到山上,面對清軍千軍萬馬,王聰兒自知難逃厄運,不願成為俘虜受盡侮辱和折磨,於是與心腹部下跳崖自殺,年僅21歲。

王聰兒死後,白蓮教繼續反清,一直持續到西元1804年(嘉慶九年)被完全消滅,雖然白蓮教起義被鎮壓下去,但它動搖了大清王朝的統治,康乾盛世已成過去,是大清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捩點。

康乾盛世已成過去

她和心腹部下逃到山上,面對清軍千軍萬馬,王聰兒自知難逃厄運,不願成為俘虜受盡侮辱和折磨,於是與心腹部下跳崖自殺,年僅21歲。

王聰兒死後,白蓮教繼續反清,一直持續到西元1804年(嘉慶九年)被完全消滅,雖然白蓮教起義被鎮壓下去,但它動搖了大清王朝的統治,康乾盛世已成過去,是大清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捩點。

康乾盛世已成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