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研途遊學丨看看這3對爸媽是如何對付熊孩子的?看美劇,學英語

又到了每週三的推薦時間了,今天研途君要推薦一部美國家庭情景劇《摩登家庭》。這部劇被中國粉絲親切地稱為美版《我愛我家》,主要圍繞三個緊密聯繫的美國家庭展開,採用“偽記錄片”的拍攝形式,

用一台 “看不見”的攝像機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

研途君說:“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怕高、怕小丑、怕狹窄空間,這些都可以克服。可孩子,他們是否安全?是否合群?我們註定要擔心一輩子。所以有時只能深呼吸,擁抱他們,希望一切安好。”

如果你是一位熱愛美劇的家長,這部劇一定不要錯過,因為它會帶給你有關美式家庭的諸多奧秘,於你的家庭,

於你的生活,都有益處。

三個家庭,一個家族

第一個家庭

Jay Pritchett 60歲的老頭(家族的輩份最高者)

Gloria Pritchett 哥倫比亞異國美女美女(Jay 的第二任妻子)

Manny Delgado-Pritchet(Gloria與前夫生 的兒子,Jay的繼子)

Joe Pritchett (Jay和Gloria生的小兒子, 第五季出場)

第二個家庭

Phil Dunphy(Claire的丈夫,Dunphy家的男主人)

Claire Dunphy (Jay的長女,Dunphy的女主人,Dunphy的妻子)

Haley Dunphy (Dunphy家的大女兒)

Alex Dunphy(Dunphy家的二女兒)

Luke Dunphy(鄧菲家的小兒子)

第三個家庭

Mitchell Pritchett (Jay的兒子,Claire的弟弟,Lily養父)

Cameron Tucker(米切爾的同性戀丈夫,Lily的養父)

Lily Tucker-Pritchett(Mitchell和Cameron的越南養女)

如今,這部戲已經拍了九季,故事資訊非常豐富。從借鑒的角度,我們僅分析一下《摩登家庭》整個故事中最傳統、也是大多數人看來最“正常”的鄧菲一家。

鄧菲一家人物簡介

鄧菲一家關係和睦,不過在子女教育問題上還是經常出現分歧。比如,對於女兒的著裝,爸爸的態度是:

媽媽的立場是:

媽媽克雷爾傾向于強制性教育方式,為孩子操碎了心:

菲爾則標榜自己是孩子的朋友,自我感覺是個超酷的老爸

當然遇到重大問題,夫妻倆還是會自然地結成統一戰線:

“酷”老爹:言傳身教,不空談道理

樂觀幽默的菲爾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刻依然給家庭提供支撐,讓孩子們自由成長為他們想要的成為的樣子。

當然,這位老爸偶爾也會覺得這幫熊孩子煩透了,但只要孩子遇到難題,他會第一時間給予引導。同樣孩子犯了錯,菲爾也“決不輕饒”。比如:

情景:海莉和艾利克斯想去看電影,但爸爸要求他們將衛生間打掃乾淨之後才能出門。姐妹倆非常不情願,於是想糊弄過去。爸爸發現後很生氣,於是親自監督她們打掃。並且作為耍滑頭的懲罰,兩姐妹在短期內被禁止使用電腦。

父親心聲:“成為一個好父親的秘訣是什麼呢? 這很難回答。讓他們自由翱翔,實現夢想。不管是畫家、詩人,還是飛行員、總統。耐心是關鍵。”

逗比老媽:尊重孩子,適當妥協

和很多中國家庭一樣,媽媽克雷爾和叛逆期的孩子們經常是針鋒相對,比如海莉談起媽媽的“管轄”時用到過 “freak out”(抓狂),“embarrass me”(讓我沒面子)這類詞。

雖然經常有衝突,但美國文化注重平等,父母可以是孩子的引導者,但不是絕對的權威。

即便是強勢的克雷爾,也會妥協。

情景:海莉第一次邀請男生到家裡玩兒,媽媽克雷爾雖然擔心,但在表面上卻表現出充分地支持。海莉擔心克雷爾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尷尬的舉動,比如變著法兒的監視。克雷爾這樣說:“親愛的,你15 歲了,這是第一次有男生來家裡。我雖然有點小吃驚,可我不會讓你丟臉的。”

引導多於灌輸、鼓勵多於保護,《摩登家庭》中不難看到父母對孩子獨立人格、個人興趣和成長的尊重。

對於孩子要完成的任務,各位父母不妨適時放手讓孩子自由發揮。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學會獨立,培養自己的興趣和獨立個性,最重要的是,會更加快樂。

“酷”老爹:言傳身教,不空談道理

樂觀幽默的菲爾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刻依然給家庭提供支撐,讓孩子們自由成長為他們想要的成為的樣子。

當然,這位老爸偶爾也會覺得這幫熊孩子煩透了,但只要孩子遇到難題,他會第一時間給予引導。同樣孩子犯了錯,菲爾也“決不輕饒”。比如:

情景:海莉和艾利克斯想去看電影,但爸爸要求他們將衛生間打掃乾淨之後才能出門。姐妹倆非常不情願,於是想糊弄過去。爸爸發現後很生氣,於是親自監督她們打掃。並且作為耍滑頭的懲罰,兩姐妹在短期內被禁止使用電腦。

父親心聲:“成為一個好父親的秘訣是什麼呢? 這很難回答。讓他們自由翱翔,實現夢想。不管是畫家、詩人,還是飛行員、總統。耐心是關鍵。”

逗比老媽:尊重孩子,適當妥協

和很多中國家庭一樣,媽媽克雷爾和叛逆期的孩子們經常是針鋒相對,比如海莉談起媽媽的“管轄”時用到過 “freak out”(抓狂),“embarrass me”(讓我沒面子)這類詞。

雖然經常有衝突,但美國文化注重平等,父母可以是孩子的引導者,但不是絕對的權威。

即便是強勢的克雷爾,也會妥協。

情景:海莉第一次邀請男生到家裡玩兒,媽媽克雷爾雖然擔心,但在表面上卻表現出充分地支持。海莉擔心克雷爾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尷尬的舉動,比如變著法兒的監視。克雷爾這樣說:“親愛的,你15 歲了,這是第一次有男生來家裡。我雖然有點小吃驚,可我不會讓你丟臉的。”

引導多於灌輸、鼓勵多於保護,《摩登家庭》中不難看到父母對孩子獨立人格、個人興趣和成長的尊重。

對於孩子要完成的任務,各位父母不妨適時放手讓孩子自由發揮。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學會獨立,培養自己的興趣和獨立個性,最重要的是,會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