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油價早報:國際油價4日下跌,12月柴油價格仍有下跌空間

新華社紐約12月4日電主要受投資者獲利回吐操作影響,國際油價4日回落收跌。

上周,受歐佩克及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延長原油減產協定消息提振,市場情緒樂觀穩定,國際油價持續上揚。

本周伊始,交易員採取獲利回吐操作,令當天油價走勢承壓。

同時,4日美元走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投資吸引力。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當天上漲0.32%,在匯市尾市漲至93.186。

隨著葉岩油產量的增加,美國原油產量在全球的占比從2008年的8%,躍升至目前約13%,儼然成了“油市新寵”。葉岩油產量已成為影響原油新增供給、攪局國際油市的重要變數。

截至當天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2018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89美元,收於每桶57.47美元,跌幅為1.53%。明年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28美元,收於每桶62.45美元,跌幅為2.01%。

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CDRC)提供的最新資料,2017年12月份柴油(0#)CCI(大宗商品信心指數)為-0.07,

反映市場人士對12月份的柴油走勢信心不足。12月份柴油CCI與去年同期相比亦明顯大幅下滑,2016年12月柴油CCI為0.22。

一是國內柴油價格從下半年開始幾乎是呈現單邊上漲態勢,找油網資料顯示,從2017年7月初開始至11月底,國內0#柴油主營均價從5200元/噸漲至7250元/噸,漲幅高達40%,連續5個月的持續上漲導致市場心態擔憂加劇,預期回檔風險也在加大;

二是國際原油近期開始回跌,WTI油價在觸及59美金/桶位置後很快陷入回檔,

整個11月份始終未突破60美金天花板,原油轉跌對成品油市場支撐力度減弱;

三是環保限產政策影響下,對柴油需求面產生負面影響,據悉,北方地區開始執行減煤政策,津冀魯環渤海地區等已經停止接受集疏港汽運煤炭,而此舉每天減少重型柴油車幾萬輛次,需求減少對柴油價格形成利空;

四是“收官效應”影響,按照往年慣例,往往到了月底、年底生產企業會採取一定的優惠措施來降價促銷,

從而導致市場價格鬆動,業者信心受到影響。

雖然供暖季已經開始,但部分地區限產不及預期,地煉企業11月份雖有意維持低開工率,但據瞭解截止到11月底山東地煉整體開工率仍維持在68-69%,產量在無明顯下降前提下,需求面也未有改觀,12月份柴油市場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據CDRC發佈的柴油FPI(大宗商品未來價格指數)測算,

12月份主營0#柴油均價或在7020元/噸左右。

CDRC還同期發佈了12月汽油的CCI和FPI,12月汽油CCI為-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