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NASA計畫、阿裡巴巴的未來和巨頭之間的軍備競賽

喜歡把自己叫做一家資料公司的阿裡巴巴,接下來要認真地對待資料、底層科學技術和“人類的未來了”。看起來比Google、Facebook和百度這些對人工智慧早有規模佈局的公司晚了一些,但野心更大。

12月9日,阿裡巴巴集團召開了一場技術大會,自上而下地動員集團的20000名工程師數、百位科學家參與到集團的“新技術戰略”中去。這個所謂的新技術戰略就是昨天(12月13日)阿裡巴巴正式對外公佈的“NASA計畫”:公司將建立自己的“NASA”,面向機器學習、晶片、IoT、作業系統、生物識別這些核心技術,組建嶄新的團隊,建立新的機制和方法,為未來20年、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全力以赴”。

從幾個參會的主要發言人其實可以看出這場技術大會的規格:幾個核心高管——集團董事局馬雲、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逍遙子)、集團 CTO 行癲和魯肅(螞蟻金服 CTO)都對集團員工做了演講和表態。在阿裡內部,這種配置的動員大會其實並不常見。

而按照阿裡巴巴以往的習慣,自上而下的價值觀和戰略推動往往是這家公司下一步動作的信號。

這裡有幾個驗證:2012年,馬雲曾經在網商大會上表示“電商、金融和資料”是公司接下來的三個階段,

不久後阿裡巴巴電商業務整體赴美上市達到1000億美元市值;上市前,螞蟻金服從集團中剝離出來,國內上市也是箭在弦上;阿裡上市後馬雲公開表態說未來10年要投資“Happy & Health”,也是在那不久後,阿裡影業和阿裡醫療就浮出了水面。

我的意思是,這場大會雖然有些形而上,但它對於阿裡巴巴這家以企業價值觀和馬雲個人領導能力為主要凝聚力的公司來說有著切實的推動作用。

如果你看看跟它同一量級的公司——Google、Facebook甚至中國的百度都在技術研發和投入上做些什麼,以及阿裡巴巴本身的“電商、金融、資料”三步走的戰略規劃,就會明白它背後的含義。

NASA計畫:它不是阿裡巴巴的 Google X

我從幾個阿裡巴巴集團公關部門和幾個阿裡巴巴的朋友口中得到了一些關於這次NASA計畫的事實和八卦:

阿裡巴巴在雲計算等底層技術和傳統 IT 基礎雲端化上的投入有目共睹,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前段產品和商業化的需要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當淘寶和天貓需要應對大規模的流量請求和高併發處理時,就著手進行 IT 基礎設施的投入;當 IT 基礎設施投入到一定程度時,

阿裡雲應運而生,對內部和外部提供計算能力;當淘寶、支付寶、阿裡影業等業務部門需要語音和圖像識別、金融雲、安全和 GPU 渲染等技術支援時,阿裡雲和各自的技術部門為其開發相應的功能……

NASA 計畫的目的,是考慮到這種“兵工廠”式的開發模式有著局限性,只能滿足當下的需要,很難進行前瞻性的、脫離現有大阿裡產品的技術研發。

而且,NASA 計畫中的項目與 Google 和百度等不同的是,後兩者所開發的技術有相當一部分是自己使用,比如無人駕駛,或是圖像和語言識別這類產品。NASA 計畫將會以“開放平臺”的形式提供服務和產品,像阿裡雲計算那樣開放出來,通過 API 的形式輸出給外部公司使用。這是阿裡巴巴典型的產品戰略。

另外,NASA 計畫的實現形式與 Google X 、Facebook AI 實驗室(FAIR)或是百度 IDL 這樣的內部實驗室或獨立子公司不同。各個子公司的技術高層人員會組成委員會這樣的非正式結構來推動NASA計畫裡的項目,而不是以專門成立子公司或者人員調度的形式進行。

這意味著,它既不像普通的業務部門那樣有著正式的管理和執行層,也不像一般公司內部的非正式組織那樣處於一個鬆散的無目標的狀態,畢竟這件事已經經過了馬雲等高層的推動,還有這“委員會”這樣的組織形式存在。總之,是為了讓全集團上下把技術當作商業同等重要的事情去看待。

沒錯,整個 NASA 計畫特別有阿裡巴巴的特色——既不像外企的結構森嚴形式,也不是那種過於講究非正式溝通的企業文化。這種形式恐怕也只有阿裡巴巴才推進得下去。

一個還算靠譜的消息是,NASA 計畫的專案將會從阿裡巴巴公開提到的幾個方向中出現:也就是機器學習、晶片、IoT、作業系統、生物識別這幾個其中之一。

NASA 計畫 vs. 阿裡雲

再來說 NASA 計畫和阿裡雲的關係。

阿裡雲對外雖然是以一個 To B 類的公司獨立提供公有雲計算服務,但在集團內部,它更像是一個大型的後臺支援系統,其業務走向受到阿裡傳統的電商和金融業務的制約和影響。阿裡雲本身脫胎于阿裡集團內部的技術需求和開發部門,當其需要對外提供產品的時候才以一個獨立的子公司的形式出現。

相比起傳統的 IT 外包公司,阿裡雲作出的最大升級和對中國互聯網的最大貢獻是把很大一部分傳統企業的 IT 基礎設施搬上了雲端,解決了企業 IT 設備採購中的高成本問題和效率問題。但如果從整個前沿技術開發的角度看,阿裡雲目前所提供的產品還比較有限——雲計算很重要,底層基礎設施和工程師有了一個很強大的基礎,可這些在所有技術進步之中,只能算很小的一部分。

雖然阿裡沒有在阿裡雲內部開闢出一個實驗室類的東西出來而是通過 NASA 計畫來做前沿技術開發,但阿裡雲作為阿裡巴巴所有基礎設施和技術的沉澱,必然不會缺席。

我所得到的比較可信的消息是,未來 NASA 計畫中的項目如果實現了開放平臺化,將會通過阿裡雲的平臺對外輸出。可以這麼類比:對外,阿裡雲仍然是一個輸出雲計算產品的公司,對內它的計算能力也對 NASA 計畫的專案開放。當內部的實驗性項目落地的時候,它將會通過阿裡雲這個出口變成對外的產品,就像是螞蟻金服的應用成熟後轉化為中小銀行提供的“金融雲”服務,以及去年雲棲大會上推出的杭州城市資料大腦。

那麼,阿裡巴巴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提出 NASA 計畫?

按照馬雲在 2012 年的規劃——電商、金融、資料三步走——來看,當下的阿裡巴巴正處於第二步“金融”的節點上——電商平臺已經上市,而且,隨著經濟的持續下行和電商人口紅利的耗盡,阿裡巴巴電商業務的天花板已然可見;作為關聯公司,螞蟻金服擁有阿裡巴巴旗下所有金融業務和服務,尤其是它在消費金融、小微貸款業務、金融資料應用、個人征信等層面的產品創新,說是全世界金融互聯網創新的標杆並不為過。

更重要的是,從去年開始,螞蟻金服屢屢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這恐怕也是阿裡巴巴把螞蟻金服剝離出來的一個重要目的:金融和交易資料對於紐交所而言太敏感了,它需要把這塊業務的上市位址選在A股——這裡有政策的便利,“全球最大”的概念紅利,還有瘋狂的散戶。無論螞蟻金服什麼時候上市,現在的它早就走出了“為淘寶服務”的業務範疇,在移動支付和普惠金融等方向上補充著傳統金融業的缺憾甚至伺機超越,而且有著天價的估值——現在的螞蟻金服,在我看來像極了 2012 年時候的阿裡巴巴集團,已經成熟了——馬雲口中的第二步“金融”也瓜熟蒂落了。

接下來,理所應當就是“資料”了。實際上在 NASA 計畫之前,除了阿裡雲提供的雲計算服務之外,整個阿裡巴巴的一部分技術產品也在零零散散地輸出出來:雲計算有飛天系統,螞蟻金服研發的金融資料庫,用於社會的人工智慧 ET,與中科院合作的“量子計算實驗室”……於是,NASA 計畫讓這些技術有了向前一步的可能——也證明阿裡巴巴正式踏出了“資料”這一步。

至於為什麼是“資料”,或許我們可以聽聽馬雲在這次技術大會內部的發言中是怎麼說的——

大資料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包括大計算,一個是叫雲資料,一個是爹,一個是媽,生下來的孩子是人工智慧。

所謂 AI,沒有計算能力,完全瞎扯,所謂 AI,沒有 Data,完全瞎扯……今天全世界能夠真正做人工智慧的公司,有這樣的資源和平臺的公司沒有幾家,應該說不會超過五家——既要有資料,又要有計算……全世界很少找到一家公司像阿裡這樣擁有那麼多珍貴的資料資源。……我們認為,阿裡巴巴為未來的智慧化生產而提供(技術),我們要有自己的思考。

同時,外部環境也在壓迫著阿裡巴巴走出這一步。

過去幾年,無論出於怎樣的考慮,Google、Facebook、國內的騰訊和百度都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前瞻性和“不接地氣”的實驗室研究。這些研究中有些比較成熟而且有著明確的前景——比如無人駕駛技術;有些成功做出了產品但沒有商業化的可行性而最終流產,比如 Google Glass 和 Baidu Eye;有些則直接胎死腹中沒有走出象牙塔,比如 Google 的太空電梯和懸滑板。

這些技術和產品充滿想像力,看不到市場需求,當然距離商業化還很遠,但毫無疑問的是,它們對公司本身和整個社會的科技研究都有著重大意義。

尤其是,過去幾年裡待在實驗室裡的人工智慧以不可思議地速度成為了當下互聯網的技術明星的時候,更是讓阿裡巴巴感受到了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單純以產品需要為驅動的技術開發,可能會在前沿技術開發的領域落後於人。

甚至從企業形象層面上也是。比如,你不能說阿裡巴巴在人工智慧這件事上毫無建樹(事實上它也是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基礎最好的公司之一),但無論是在集團和內部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上還是外界的認知上,聲量還是比 Google 和 Facebook 們弱了一些。

這其實是 NASA 計畫的另外一層含義——阿裡巴巴自身當然需要它,可來自它那些高級 peers 的壓力也挺大的。一位阿裡巴巴的朋友告訴我,NASA 計畫雖然現在才公佈,可它的技術準備早已開始——內部正在等待時機,從所有方向中選擇一些項目和方向來“All in”。

歡迎阿裡巴巴加入這場前沿科技的“軍備競賽”。

後兩者所開發的技術有相當一部分是自己使用,比如無人駕駛,或是圖像和語言識別這類產品。NASA 計畫將會以“開放平臺”的形式提供服務和產品,像阿裡雲計算那樣開放出來,通過 API 的形式輸出給外部公司使用。這是阿裡巴巴典型的產品戰略。

另外,NASA 計畫的實現形式與 Google X 、Facebook AI 實驗室(FAIR)或是百度 IDL 這樣的內部實驗室或獨立子公司不同。各個子公司的技術高層人員會組成委員會這樣的非正式結構來推動NASA計畫裡的項目,而不是以專門成立子公司或者人員調度的形式進行。

這意味著,它既不像普通的業務部門那樣有著正式的管理和執行層,也不像一般公司內部的非正式組織那樣處於一個鬆散的無目標的狀態,畢竟這件事已經經過了馬雲等高層的推動,還有這“委員會”這樣的組織形式存在。總之,是為了讓全集團上下把技術當作商業同等重要的事情去看待。

沒錯,整個 NASA 計畫特別有阿裡巴巴的特色——既不像外企的結構森嚴形式,也不是那種過於講究非正式溝通的企業文化。這種形式恐怕也只有阿裡巴巴才推進得下去。

一個還算靠譜的消息是,NASA 計畫的專案將會從阿裡巴巴公開提到的幾個方向中出現:也就是機器學習、晶片、IoT、作業系統、生物識別這幾個其中之一。

NASA 計畫 vs. 阿裡雲

再來說 NASA 計畫和阿裡雲的關係。

阿裡雲對外雖然是以一個 To B 類的公司獨立提供公有雲計算服務,但在集團內部,它更像是一個大型的後臺支援系統,其業務走向受到阿裡傳統的電商和金融業務的制約和影響。阿裡雲本身脫胎于阿裡集團內部的技術需求和開發部門,當其需要對外提供產品的時候才以一個獨立的子公司的形式出現。

相比起傳統的 IT 外包公司,阿裡雲作出的最大升級和對中國互聯網的最大貢獻是把很大一部分傳統企業的 IT 基礎設施搬上了雲端,解決了企業 IT 設備採購中的高成本問題和效率問題。但如果從整個前沿技術開發的角度看,阿裡雲目前所提供的產品還比較有限——雲計算很重要,底層基礎設施和工程師有了一個很強大的基礎,可這些在所有技術進步之中,只能算很小的一部分。

雖然阿裡沒有在阿裡雲內部開闢出一個實驗室類的東西出來而是通過 NASA 計畫來做前沿技術開發,但阿裡雲作為阿裡巴巴所有基礎設施和技術的沉澱,必然不會缺席。

我所得到的比較可信的消息是,未來 NASA 計畫中的項目如果實現了開放平臺化,將會通過阿裡雲的平臺對外輸出。可以這麼類比:對外,阿裡雲仍然是一個輸出雲計算產品的公司,對內它的計算能力也對 NASA 計畫的專案開放。當內部的實驗性項目落地的時候,它將會通過阿裡雲這個出口變成對外的產品,就像是螞蟻金服的應用成熟後轉化為中小銀行提供的“金融雲”服務,以及去年雲棲大會上推出的杭州城市資料大腦。

那麼,阿裡巴巴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提出 NASA 計畫?

按照馬雲在 2012 年的規劃——電商、金融、資料三步走——來看,當下的阿裡巴巴正處於第二步“金融”的節點上——電商平臺已經上市,而且,隨著經濟的持續下行和電商人口紅利的耗盡,阿裡巴巴電商業務的天花板已然可見;作為關聯公司,螞蟻金服擁有阿裡巴巴旗下所有金融業務和服務,尤其是它在消費金融、小微貸款業務、金融資料應用、個人征信等層面的產品創新,說是全世界金融互聯網創新的標杆並不為過。

更重要的是,從去年開始,螞蟻金服屢屢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這恐怕也是阿裡巴巴把螞蟻金服剝離出來的一個重要目的:金融和交易資料對於紐交所而言太敏感了,它需要把這塊業務的上市位址選在A股——這裡有政策的便利,“全球最大”的概念紅利,還有瘋狂的散戶。無論螞蟻金服什麼時候上市,現在的它早就走出了“為淘寶服務”的業務範疇,在移動支付和普惠金融等方向上補充著傳統金融業的缺憾甚至伺機超越,而且有著天價的估值——現在的螞蟻金服,在我看來像極了 2012 年時候的阿裡巴巴集團,已經成熟了——馬雲口中的第二步“金融”也瓜熟蒂落了。

接下來,理所應當就是“資料”了。實際上在 NASA 計畫之前,除了阿裡雲提供的雲計算服務之外,整個阿裡巴巴的一部分技術產品也在零零散散地輸出出來:雲計算有飛天系統,螞蟻金服研發的金融資料庫,用於社會的人工智慧 ET,與中科院合作的“量子計算實驗室”……於是,NASA 計畫讓這些技術有了向前一步的可能——也證明阿裡巴巴正式踏出了“資料”這一步。

至於為什麼是“資料”,或許我們可以聽聽馬雲在這次技術大會內部的發言中是怎麼說的——

大資料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包括大計算,一個是叫雲資料,一個是爹,一個是媽,生下來的孩子是人工智慧。

所謂 AI,沒有計算能力,完全瞎扯,所謂 AI,沒有 Data,完全瞎扯……今天全世界能夠真正做人工智慧的公司,有這樣的資源和平臺的公司沒有幾家,應該說不會超過五家——既要有資料,又要有計算……全世界很少找到一家公司像阿裡這樣擁有那麼多珍貴的資料資源。……我們認為,阿裡巴巴為未來的智慧化生產而提供(技術),我們要有自己的思考。

同時,外部環境也在壓迫著阿裡巴巴走出這一步。

過去幾年,無論出於怎樣的考慮,Google、Facebook、國內的騰訊和百度都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前瞻性和“不接地氣”的實驗室研究。這些研究中有些比較成熟而且有著明確的前景——比如無人駕駛技術;有些成功做出了產品但沒有商業化的可行性而最終流產,比如 Google Glass 和 Baidu Eye;有些則直接胎死腹中沒有走出象牙塔,比如 Google 的太空電梯和懸滑板。

這些技術和產品充滿想像力,看不到市場需求,當然距離商業化還很遠,但毫無疑問的是,它們對公司本身和整個社會的科技研究都有著重大意義。

尤其是,過去幾年裡待在實驗室裡的人工智慧以不可思議地速度成為了當下互聯網的技術明星的時候,更是讓阿裡巴巴感受到了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單純以產品需要為驅動的技術開發,可能會在前沿技術開發的領域落後於人。

甚至從企業形象層面上也是。比如,你不能說阿裡巴巴在人工智慧這件事上毫無建樹(事實上它也是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基礎最好的公司之一),但無論是在集團和內部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上還是外界的認知上,聲量還是比 Google 和 Facebook 們弱了一些。

這其實是 NASA 計畫的另外一層含義——阿裡巴巴自身當然需要它,可來自它那些高級 peers 的壓力也挺大的。一位阿裡巴巴的朋友告訴我,NASA 計畫雖然現在才公佈,可它的技術準備早已開始——內部正在等待時機,從所有方向中選擇一些項目和方向來“All in”。

歡迎阿裡巴巴加入這場前沿科技的“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