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頂風作案!中央高壓禁令下,這些東西又死灰復燃!

經過近一年集中整治,我國全面取締“地條鋼”取得明顯進展,鋼材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地條鋼”生產工藝簡單、隱蔽性強、利潤空間大,一些地區出現了“地條鋼”生產頂風作案新趨勢。

有關專家認為,要從根本上取締“地條鋼”,一方面要繼續保持高壓嚴管態勢,通過有獎舉報等方式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另一方面要化解過剩產能,抓住高耗電這一關鍵點,完善企業用電量監測預警機制,防止“地條鋼”生產死灰復燃。

高壓禁令擋不住“地條鋼”死灰復燃 仍有頂風違法新上的黑加工點

清理整頓“地條鋼”是黨中央、國務院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國家要求各地要在2017年6月30日之前徹底清除“地條鋼”,尤其是嚴防落後產能死灰復燃。

如今取締時限已過,記者調查發現,仍有地區企業違反禁令、頂風新上“地條鋼”。

2017年8月初,內蒙古人沈某某開始在黑龍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區普能焦化廠閒置廠區建設“地條鋼”加工廠房、安裝設備,10月7日正式生產,接到群眾舉報後,10月10日被勒令停產。

目前,公安機關已對違法業主沈某某實施立案偵查。

2017年10月10日,位於黑龍江省七台河市一廢棄焦化企業院內的“地條鋼”黑加工點,從連鑄機生產出來的鋼胚。

記者來到這一“地條鋼”加工點所在地,發現相關設備都已被拆除。但現場還能看到當時供電使用的兩根輸電線杆、幾根鋼筋和塑膠管,

以及一個大型水槽。

經專家組確認,這一加工點共生產“地條鋼”鋼坯約239噸。根據購進原料量、用電量、設備生產效率等方法測算的產量看,這個加工點的“地條鋼”沒有外銷。

根據七台河市的通報,該黑加工點沒有任何手續,是頂風違法新上的黑加工點。此前,國務院督查組在督查中也發現,各地頂風作案現象屢禁不絕:天津有2家企業違規生產“地條鋼”;湖南一家已經拆除“地條鋼”設備的企業,

又將3台生產設備移回原位,試圖恢復生產。

湖南鑫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拆除的軌道

生產過程中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某地發展改革委工作人員介紹,在有的黑加工點,中頻爐通上電以後,把廢鋼鐵往爐子裡一扔,化成鐵水後灌入容器中,最後再往模具中傾倒,冷卻後“地條鋼”就製成了。

隱蔽性強、不易發現,也是一些企業和加工點敢於頂風上“地條鋼”的原因。

如記者調查發現的東北某地“地條鋼”黑加工點就位於一家廢棄焦化廠院內,遠離公路。此前,華北某地新發現的“地條鋼”生產地也位於相對偏遠的鄉鎮。

一位鋼鐵業人士介紹,從過去幾年的“地條鋼”查處情況看,“地條鋼”生產加工已有由南向北蔓延趨勢。

杜絕“地條鋼”死灰復燃:抓住用電“牛鼻子”,“全民皆兵”堵死角

記者瞭解到,針對在“地條鋼”加工過程中的失職失察問題,各地查處問責不手軟:天津市已通報了北辰區取締“地條鋼”工作不力、失職失責行為,並對北辰區12名有關人員進行問責;黑龍江省也將有關案件在全省範圍內通報,並約談有關單位。七台河市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茄子河區政府等單位的12名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處理,一些主要負責人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2017年10月10日,位於黑龍江省七台河市一廢棄焦化企業院內的“地條鋼”黑加工點,已經生產出來的“地條鋼”被查封後堆放在一起。

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必須長期保持高壓態勢。據悉,七台河市已按屬地管理原則,實施包保和包片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將責任逐層落實到具體幹部和責任人,堅決排查打擊取締“地條鋼”。

一些幹部認為,僅靠問責並不能徹底斬斷“地條鋼”生產鏈條,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地條鋼”生產,還需抓住防範關鍵點,廣泛調動社會力量。

有專家建議,打擊“地條鋼”要抓住電力這個關鍵點,完善企業用電量監測預警機制。據介紹,“地條鋼”生產過程需要大量電力,否則就沒法生產。可嚴密防控一些有自備電廠的企業,對為“地條鋼”等淘汰落後產能生產者供電企業,要按照上限處罰並頂格處理。

記者調查發現,包括黑龍江、河北、天津等省市在內的全國多地都已建立有獎舉報制度。一些群眾認為,“全民皆兵”有利於解決一些盲區監管問題,特別是能及時發現隱蔽性強的黑加工點。可繼續提高獎勵金額,完善舉報機制,更好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轉自:管建濤 人民日報

各地查處問責不手軟:天津市已通報了北辰區取締“地條鋼”工作不力、失職失責行為,並對北辰區12名有關人員進行問責;黑龍江省也將有關案件在全省範圍內通報,並約談有關單位。七台河市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茄子河區政府等單位的12名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處理,一些主要負責人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2017年10月10日,位於黑龍江省七台河市一廢棄焦化企業院內的“地條鋼”黑加工點,已經生產出來的“地條鋼”被查封後堆放在一起。

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必須長期保持高壓態勢。據悉,七台河市已按屬地管理原則,實施包保和包片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將責任逐層落實到具體幹部和責任人,堅決排查打擊取締“地條鋼”。

一些幹部認為,僅靠問責並不能徹底斬斷“地條鋼”生產鏈條,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地條鋼”生產,還需抓住防範關鍵點,廣泛調動社會力量。

有專家建議,打擊“地條鋼”要抓住電力這個關鍵點,完善企業用電量監測預警機制。據介紹,“地條鋼”生產過程需要大量電力,否則就沒法生產。可嚴密防控一些有自備電廠的企業,對為“地條鋼”等淘汰落後產能生產者供電企業,要按照上限處罰並頂格處理。

記者調查發現,包括黑龍江、河北、天津等省市在內的全國多地都已建立有獎舉報制度。一些群眾認為,“全民皆兵”有利於解決一些盲區監管問題,特別是能及時發現隱蔽性強的黑加工點。可繼續提高獎勵金額,完善舉報機制,更好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轉自:管建濤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