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和歐洲在中東不受待見,卻非常歡迎我們去做生意

中東地區一般說來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達、沙特、敘利亞、巴勒斯坦、阿聯酋、葉門,土耳其和賽普勒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共17個國家和地區。

眾所周知,中東一直是地球上的火藥桶,搞了十年八年經濟建設,一場戰爭又回到原始社會。幾乎每一場中東戰爭,都有美國和歐洲的身影。

中國承建的沙特拉比格燃油電站

歷史上中東戰爭都是以宗教意識和石油爭奪為主,歐美挑撥為輔。

但是隨著各國的能源轉型,石油資源戰略性質開始減退,美國看到已經沒有必要保持大量石油不開發,開始開發自己本土的石油資源,甚至還要賣給中國。

伊拉克華事德燃油電站1#施工現場

但是數十年的中東戰爭,造就大量的宗教極端人員,如今歐洲和美國正在遭其反噬,

中東地區國家和普通民眾也比較反感歐洲和美國。中東地區戰後重建,幾乎離不開中國,歐洲和美國幾乎喪失了大型基建能力,加上其高昂的人工費用,中東只有一個選擇,而且是唯一。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等國能源開發、基建等經濟造血專案幾乎都是中國包辦。

巴基斯坦凱西姆電站

沙特、巴鐵也姑且算半個中東國家吧,新能源轉型時代,昔日石油土豪委內瑞拉給沙特上了一課,沙特轉而正在尋求建立非單一的經濟模式,讓自己不再依賴石油經濟,這方面近年來與中國合作較多,巴基斯坦如今得益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經濟發展速度相當快,尤其在能源建設領域,中國更上大手筆的支援。


中國建設的伊朗塔里幹水電站專案

中東地區是亞洲多災多難之地,獨特的宗教意識,連接歐洲、亞洲、非洲,加之其富甲天下石油儲備,也因此成為世界各種熱戰衝突點,未來100年能否走出困境,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