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式早教正進軍中國市場 德媒:還給中國孩子童年

【歐洲時報12月5日蔚醬編譯報導】中國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追求著成績,

家長面臨優質教育與快樂童年的兩難選擇。現在,正有人希望能把德國的教育理念帶回中國。

德國《南德意志報》報導,這意味著孩子們兩歲就要學鋼琴,三歲就要學寫漢字,學英語、算術。要想被一所優秀的幼稚園錄取,他們必須提前學會這些技能。有時有的孩子甚至需要一整天乖乖坐著學習英語等科目。中國的幼稚園就像中學一樣,有數學和物理課,孩子要學芭蕾和樂器,

放學還要寫作業。

“這在中國很普遍,”作為從小在中國教育制度下成長,習慣在老師的權威下追求好成績的孩子,在上海出生的張策(音譯)表示。“我曾經就是一個‘榜樣’,在學校有著最好的成績,學習也很用功。當我一門功課只得了第二的時候,我的母親就會很傷心,我也得不到平時的嘉獎。我的物理在上海(1500萬戶籍常住人口)是最拔尖的,還因此獲得了最好大學的獎學金。

”在學習了英國文學和企業管理學後,張策來到柏林,攻讀經濟管理碩士學位。現在她已經拿下了MBA博士頭銜,並且有一個10歲大的兒子。

“中國的家長始終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他們想要孩子從上幼稚園開始就接受最好的教育;而他們心裡也清楚,擁有更多玩的時間對孩子的成長更好。”張策說,“當我看到兩歲的孩子在玩親子遊戲的時候,我感覺很好,我也參與了進去。

”在德國,親子教育讓父母與孩子產生更多的互動與合作,通過交流和分享來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情況、通過接觸大自然強化孩子的感官和社區意識。而這些在中國的教育模式中都是弱項。在中國,父母忙於工作,需要早教的孩子大多由爺爺奶奶照顧。

如今,張策回到了中國,創立了自己的幼稚園,她希望越來越多的德國教育理念可以在中國傳播。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德國早教機構也正在進軍東方市場。

正確的親子教育讓孩子同樣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也會非常快樂,也足以讓家長非常滿意。張策表示,新時代的親子教育,不僅應該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更應該讓他們擁有幸運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