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育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內涵!”今天,南湖區這個會這麼說

今天,創建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工作評估認定彙報會召開,

區領導徐軍、霍忠華等出席會議。

區委副書記、區長徐軍在會上表示:

教育是第一民生,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內涵。

“十二五”以來,南湖區始終堅持把教育作為最響亮的區域名片和最首要的民生工作來抓,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通過院地合作辦學、城鄉共同體建設,

集團化辦學,教育均衡化程度顯著提高,2013年成為首批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南湖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加快實現“兩美嘉興”和“現代化網路型田園城市”而努力!

目前南湖區做的如何?

2017學年,全區有初中12所(其中民辦1所),

小學15所(其中民辦1所),一貫制學校7所(其中民辦6所),完中1所(民辦)。

全區小學、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99.9%,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99.2%。小學升初中比例100%,初中畢業生升高中段比例97.84%。

南湖區1995年通過省“兩基”驗收,2003年成為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4年成為省教育強區,2009年成為省課外文體活動示範區,2010年成為省規範教育收費示範區,2013年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2015年成為省首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範區。

南湖區獲得這些成就

是如何做到的?

優先發展

依法保障教育投入,2014年到2016年,全區教育總支出分別為9.17億元、10.2億元和11.29億元。

全面改善辦學條件,近三年,全區裝備經費投入1.15億元。加快教學與資訊技術融合,

普及智慧校園,提升“互聯網+教育”功能。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區現有中小學正高級教師4人、全國勞動模範(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工作者)3人、省特級教師7人、省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6人、省優秀教師(工作者)31人、區級以上骨幹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為18.5%。

全面落實教師交流,五年來,全區有500余名教師參加交流,其中2016年和2017年,校長、教師帶編交流人數分別為132人和138人。

育人為本

南湖區堅持德育為先,優化辦學資源,落實教育督導。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紅船精神進校園”、“文明校園”、“美麗校園”等建設。堅持“就近免試入學”,實施陽光招生。管理好專職、兼職和特約督學三支隊伍。

促進公平

南湖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弱勢群體全面保障。

通過集團化辦學和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有效緩解“擇校熱”、“大班額”等難題。

2017年全區等級幼稚園比例為94.1%,公益性幼稚園在園人數占總數的85.5%,學前三年入園率為99.9%。

廣泛開展“關愛弱勢群體、構建和諧校園”主題教育活動。成立南湖區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和殘障兒童家庭支持中心。

提高品質

南湖區評價機制日趨科學,素質教育全面落實,平安校園措施到位。

把學生體質健康水準列入學校綜合評估及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

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全區中小學生學業水準成績保持全市前茅。

配備保安257名,安裝電子110報警按鈕和聯通公安視頻監控109個,平安校園創建率和“三防”建設覆蓋率、達成率均達100%。

改革創新

創立“學在南湖”教育品牌,激發教育改革創新活力,確立了“推進課堂轉型”、“強化綜合學習”和“專項學習指導”三條路徑。南湖區基於學習力發展的學教方式變革和評價,近年來,兩項省級教改專案獲得重大研究成果。

南湖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弱勢群體全面保障。

通過集團化辦學和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有效緩解“擇校熱”、“大班額”等難題。

2017年全區等級幼稚園比例為94.1%,公益性幼稚園在園人數占總數的85.5%,學前三年入園率為99.9%。

廣泛開展“關愛弱勢群體、構建和諧校園”主題教育活動。成立南湖區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和殘障兒童家庭支持中心。

提高品質

南湖區評價機制日趨科學,素質教育全面落實,平安校園措施到位。

把學生體質健康水準列入學校綜合評估及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

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全區中小學生學業水準成績保持全市前茅。

配備保安257名,安裝電子110報警按鈕和聯通公安視頻監控109個,平安校園創建率和“三防”建設覆蓋率、達成率均達100%。

改革創新

創立“學在南湖”教育品牌,激發教育改革創新活力,確立了“推進課堂轉型”、“強化綜合學習”和“專項學習指導”三條路徑。南湖區基於學習力發展的學教方式變革和評價,近年來,兩項省級教改專案獲得重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