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鄉間米道 】2小時賣出100只海棠糕,萬年不變的老味道為啥還能成“網紅”

在奉賢區奉城鎮上,範丙官算是一個“神秘”人物。每天早上約莫6點左右,下午3點前後,他會在街面上出現一兩個小時,隨後便不見蹤影了。

可鎮上最“出名”的,偏偏也是他。他做的海棠糕是當地一代代小朋友手中的零食,

大人心頭的回憶。人們走在街上,瞧見了他和他手邊油亮亮的烤爐,仿佛時光不曾溜走。

自入冬以來,範丙官的生意迎來了一年中的高☆禁☆潮。出攤的幾個小時裡,門面前頭總是排著隊,準備的食材也往往夠不上所有顧客的期待,就提前沽清了。還有周圍鎮上驅車十幾裡路趕來的老顧客,也都算准了範丙官出攤的時間,一來就要買一爐。

一爐海棠糕只有7個,需要烤5-10分鐘,要是遇上“大戶”一次性買走了,排在後面的客人就只有無盡等待。

傳統工藝的弊端就是這樣,達不到量產。范丙官淩晨4點起床煮豆、磨面、拌豆餡,用上了家裡最大的盆,最大的氣力,只夠做200多個。一個賣一塊五,收攤時剛好把第二天買食材的錢掙回來。

不過,吃海棠糕的人,吃的也正是吃這個老手藝經久不變的味兒,倘若用機器替代了人工,恐怕就不是滋味了。

范丙官做海棠糕的這套傢伙什兒,是從上一位老師傅手裡接過來的,生鐵鍛造,不知用了幾個十年。如今也丟不得了,丟了沒地方去買,用別的工具焙出的海棠糕味道又不對。模具分上下兩塊鐵板,各有7個圓形的凹槽。一個在中間,其餘六個圍著一圈,

好似海棠花,這便是海棠糕名字的由來。

做一爐海棠糕要用上麵粉、老酵、白糖、豆沙和豬板油,都是常用的食材,關鍵在配比和火候。水油怎麼調和,豆沙如何清甜不膩,面酵子發到什麼程度,是決定口感的基礎。下鍋時,鐵板溫度怎麼把握,過燙了味苦,溫度不夠又出不了脆皮;翻烤要用什麼速度,過快了容易失誤,慢了麵團又受熱不勻。為做好一爐海棠糕,範丙官拜師學了兩年,

失敗的次數也不少。

如今範丙官的海棠糕做出了自己獨特的經驗。啥時候該澆麵糊,該放餡兒、蓋面、翻個、撒糖粉,光靠看、聞、聽就能對油溫和麵糊的成熟程度把握個八九不離十。

現出爐的海棠糕散發著焦香的甜味,咬下一口,油亮且綿密的紅豆沙混合著軟糯彈牙的面皮,

似冬日的暖陽。若碰巧嚼到那層脆脆的糖殼,口味就更加豐富了,可謂剛柔並濟。

午後來一塊熱騰騰的海棠糕,是老一輩上海人的日常,而今已成為奢侈。除去古鎮景點外,售賣古法制作海棠糕的門店幾乎在街面上找不到了。但誠實的食客們仍在用行動證明著自己口味的忠貞。

欄目主編:黃勇娣 文字編輯:黃勇娣 題圖來源:季雨誕 攝影 圖片編輯: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