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後夫妻結婚10年,老公工資月月上交,只為早日買房!但看到老婆手機時,他怒了!

11月28日,張華剛進社區,就被門衛喊住收包裹。

仔細一看,大大小小23個包裹,上面全是妻子劉敏的名字。

張華心中頓時怒火中燒。“我每天掙錢那麼辛苦,你一天就只曉得在網上買買買,

這些年我交給你的工資到底哪去了?”

回到家,張華一問才知道,這10年間,妻子劉敏在網購上就花了近40萬元。而夫妻倆到現在都還沒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寄居在父母家裡。

結婚10年至今無錢買房

錢去哪兒了?

張華和劉敏都是80後,夫妻倆有一個可愛的女兒。10多年前,出身農村的張華來到四川西昌打工,認識了西昌姑娘劉敏,雙方一見鍾情,迅速墜入愛河。

經過半年熱戀,劉敏主動提出結婚。

那時張華每月工資僅1000元,雖然老家已備好婚房,但在西昌,他仍舊沒車、沒房。為此,他拒絕了劉敏的首次求婚。

“我又不圖你的錢,沒房、沒車,今後咱們結了婚可以慢慢攢錢買。”劉敏的這句話,讓張華感動萬分。於是,在征得雙方父母同意後,兩人領取了結婚證。

因張華在西昌打工期間一直租房住,結婚後,岳父母就讓他們回家與老人共同居住,希望小夫妻能節約開支,早點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婚後,張華主動將工資卡交由妻子劉敏保管。2010年,張華和劉敏迎來女兒貝貝,老老小小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

轉眼間,張華和劉敏已經結婚10年。10年間,張華的月收入從最初的1000元增加到6000元,但對妻子每月究竟掙多少錢,他不得而知,更不清楚夫妻倆這些年到底攢了多少存款。

這些年,張華省吃儉用,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一個月除了幾百元個人花費,其餘工資都交到妻子手裡,“就是希望多存點錢,早點買一套房子”。

張華也多次鼓動妻子劉敏去看房,但劉敏總是說:“錢都沒有,看什麼房?”

妻子網購10年 花掉近40萬

今年11月20日至26日,涼山州放七天彝族年大假。因平時工作表現突出,張華所在單位獎勵優秀員工及家屬去泰國普吉島旅遊,

張華夫妻也在其中。

旅行結束,在泰國曼谷機場免稅店,張華想買點當地水果乾之類的回來送朋友,卻被妻子告知銀行卡已被刷爆。而妻子的行李箱裡,僅化妝品就買了2萬餘元。無可奈何之下,平時節約儉省的張華,憤怒情緒一觸即發。從泰國至成都,再從成都到西昌,夫妻倆一直冷戰,誰也不搭理誰。

“張華,你兩口子終於回來了,你們家的包裹都把門衛室塞滿了。

”11月28日,張華剛進社區,就被門衛喊住收包裹。仔細一看,大大小小23個包裹,上面全是妻子劉敏的名字。張華在泰國積下的怨氣還未轉消,新的怒火又竄了上來。

身後的劉敏看到丈夫滿臉不高興的樣子,趕緊上前取包裹,嘴裡不停解釋“這都是給貝貝買的”,並跑了兩趟才把所有包裹搬回家。

“我每天掙錢那麼辛苦,你一天就只曉得在網上買買買,這些年,我交給你的工資到底哪去了,今天你一定要當咱爸媽面說清楚。”

回到家,張華一把從劉敏手裡奪過手機,接下來的一幕讓他傻了眼:經過計算,過去10年間,劉敏在各類購物網站上的總消費額近40萬元。

丈夫提離婚 親屬出面調解

“你瘋啦,竟然花了40萬元去網購!”面對妻子如此“瘋狂”的舉動,張華情緒激動地說,這日子沒法過了,堅決要離婚。

“40萬?會不會弄錯了……”聽女婿抱怨女兒花了那麼多錢網購,劉敏的父母怎麼也不相信。

“爸媽別再算了,是我不好,確實花了那麼多錢。”面對家人的質問,劉敏說,自2008年學會網購後,她沒事就喜歡逛購物網站,看到喜歡的就買,從沒計算過在這方面消費了多少錢。

聽完,劉敏的父母也開始指責女兒的行為,心疼自己的女婿。眼看小夫妻倆感情危機,雙方親戚朋友都來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劉敏也表示,今後再也不亂買了,希望丈夫能原諒她。

在親朋好友的極力勸說下,張華最終原諒了妻子劉敏,但要求從劉敏處收回自己的工資卡,由自己來管理並支配所有家庭開支。得知劉敏現在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工資收入,張華要求其每月至少要存入1000元作為家裡的購房基金。

劉敏的父母說,40余萬元差不多已是一套二手房的價格,由於女兒沒有節制,也不知道這對小夫妻何年何月才能買上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妻子:最初網購是為省錢

平時快遞都送單位

“如果一個條件好的家庭,每月網購平均花費3000元也不算啥,但他們家就是個普通工薪家庭。”

據參與調解的親友介紹,雙方父母的經濟條件也不好:“男方家在農村給他們夫妻修婚房就花了幾十萬,好幾年才把欠帳還完,已經沒有能力為他們在城裡買房。”

“開始網購,初衷也是為了省錢。”劉敏回憶,第一次網購的商品是一件女式打底衫,當時她在實體店試穿後,商家要價80元,結果她在網上花40元錢就買到了。之後,她抱著在實體店買一件在網上可以買兩件甚至三件的心理,不停在網上購物,一發不可收拾。

對於近40萬元的網購商品,劉敏說,全家老小的衣服基本都是她在網上買的,其中,她和女兒的買得最多。自己最貴的衣服是一件冬天的毛皮大衣,價值4000多元,但多數都是100~500元一件的衣服,穿幾次不喜歡,就扔了。另外,近兩年家裡的大米、油鹽等都是網上買的。

為了不讓張華知道她網購的事情,劉敏還特意將收貨位址留為單位位址,期間由於工作更換,收貨地址也一直在變。這次是考慮到彝族年放假期間單位沒人上班,才臨時將收貨地址改成了家庭住址。正是這個舉動,引起了這場家庭風波。

心理專家:樹立理性消費觀

對此,西昌學院心理學教授張永華表示,如果是“網購成癮”,已經偏離原有正常目的,把購物變成了個人癖好和滿足心理需求的行為,這是非常危險的。

但是,“對網購感到愉快,又有此經濟能力,也沒影響家庭生活,只是喜歡網路購物,並不構成‘網購成癮’。”

張永華說,心理學上,“成癮”要符合以下特徵:患者對自己行為的危害有認識,但卻無法控制,內心非常痛苦;患者的社會功能明顯受損,如造成家庭衝突、妨礙工作等。

張永華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癡迷網購,缺乏理性消費觀念,因此他建議:首先應及時調整心態,分散注意力,減少網購時間;其次是增強自製力,不要盲目攀比;第三,可學習理財,讓親朋對自己進行財務監管,從而緩解“網購癮”。

“網購成癮有很多原因,比如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緊張、情感缺失等等。每個人的網購需求不一樣,有的人可能因此帶來愉悅感,有的人可能把購物作為一種緩解、疏泄壓力的手段……”國家級心理諮詢師王月莉表示,像劉敏這種情況比較嚴重,畢竟影響到了家庭,建議她做一些心理諮詢,找出具體原因。

(文中人物張華和劉敏系化名)

來源 成都商報(cdsb86612222)

新媒體編輯 張禹

今天你一定要當咱爸媽面說清楚。”

回到家,張華一把從劉敏手裡奪過手機,接下來的一幕讓他傻了眼:經過計算,過去10年間,劉敏在各類購物網站上的總消費額近40萬元。

丈夫提離婚 親屬出面調解

“你瘋啦,竟然花了40萬元去網購!”面對妻子如此“瘋狂”的舉動,張華情緒激動地說,這日子沒法過了,堅決要離婚。

“40萬?會不會弄錯了……”聽女婿抱怨女兒花了那麼多錢網購,劉敏的父母怎麼也不相信。

“爸媽別再算了,是我不好,確實花了那麼多錢。”面對家人的質問,劉敏說,自2008年學會網購後,她沒事就喜歡逛購物網站,看到喜歡的就買,從沒計算過在這方面消費了多少錢。

聽完,劉敏的父母也開始指責女兒的行為,心疼自己的女婿。眼看小夫妻倆感情危機,雙方親戚朋友都來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劉敏也表示,今後再也不亂買了,希望丈夫能原諒她。

在親朋好友的極力勸說下,張華最終原諒了妻子劉敏,但要求從劉敏處收回自己的工資卡,由自己來管理並支配所有家庭開支。得知劉敏現在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工資收入,張華要求其每月至少要存入1000元作為家裡的購房基金。

劉敏的父母說,40余萬元差不多已是一套二手房的價格,由於女兒沒有節制,也不知道這對小夫妻何年何月才能買上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妻子:最初網購是為省錢

平時快遞都送單位

“如果一個條件好的家庭,每月網購平均花費3000元也不算啥,但他們家就是個普通工薪家庭。”

據參與調解的親友介紹,雙方父母的經濟條件也不好:“男方家在農村給他們夫妻修婚房就花了幾十萬,好幾年才把欠帳還完,已經沒有能力為他們在城裡買房。”

“開始網購,初衷也是為了省錢。”劉敏回憶,第一次網購的商品是一件女式打底衫,當時她在實體店試穿後,商家要價80元,結果她在網上花40元錢就買到了。之後,她抱著在實體店買一件在網上可以買兩件甚至三件的心理,不停在網上購物,一發不可收拾。

對於近40萬元的網購商品,劉敏說,全家老小的衣服基本都是她在網上買的,其中,她和女兒的買得最多。自己最貴的衣服是一件冬天的毛皮大衣,價值4000多元,但多數都是100~500元一件的衣服,穿幾次不喜歡,就扔了。另外,近兩年家裡的大米、油鹽等都是網上買的。

為了不讓張華知道她網購的事情,劉敏還特意將收貨位址留為單位位址,期間由於工作更換,收貨地址也一直在變。這次是考慮到彝族年放假期間單位沒人上班,才臨時將收貨地址改成了家庭住址。正是這個舉動,引起了這場家庭風波。

心理專家:樹立理性消費觀

對此,西昌學院心理學教授張永華表示,如果是“網購成癮”,已經偏離原有正常目的,把購物變成了個人癖好和滿足心理需求的行為,這是非常危險的。

但是,“對網購感到愉快,又有此經濟能力,也沒影響家庭生活,只是喜歡網路購物,並不構成‘網購成癮’。”

張永華說,心理學上,“成癮”要符合以下特徵:患者對自己行為的危害有認識,但卻無法控制,內心非常痛苦;患者的社會功能明顯受損,如造成家庭衝突、妨礙工作等。

張永華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癡迷網購,缺乏理性消費觀念,因此他建議:首先應及時調整心態,分散注意力,減少網購時間;其次是增強自製力,不要盲目攀比;第三,可學習理財,讓親朋對自己進行財務監管,從而緩解“網購癮”。

“網購成癮有很多原因,比如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緊張、情感缺失等等。每個人的網購需求不一樣,有的人可能因此帶來愉悅感,有的人可能把購物作為一種緩解、疏泄壓力的手段……”國家級心理諮詢師王月莉表示,像劉敏這種情況比較嚴重,畢竟影響到了家庭,建議她做一些心理諮詢,找出具體原因。

(文中人物張華和劉敏系化名)

來源 成都商報(cdsb86612222)

新媒體編輯 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