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克思普朗克,一個超級愛音樂的物理學家!

馬克思.普朗克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一生發表了215篇研究論文和七部著作,其中包括1959年所著的《物理學中的哲學》。

普朗克非常喜歡音樂,是一個超級樂迷,經常在家裡舉辦小型音樂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和普朗克在一起生活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愛因斯坦常常和普朗克一起演奏貝多芬的作品,愛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彈鋼琴,二人真可謂琴瑟和諧,是物理學界的一段佳話。

在普朗克中學畢業的時候,曾經為選擇職業大傷腦筋,因為他太喜歡音樂了,很小的時候,鋼琴和管風琴的演奏就達到了專業水準。他喜歡舒伯特的《搖籃曲》、《美麗的磨坊女郎》,波拉姆的小提琴協奏曲;巴赫的《馬太受難曲》等。

普朗克的家教很嚴格,他做起事情來有些循規蹈矩,

一絲不苟,但在音樂的海洋裡他可以自由馳騁,釋放天性。

經過一段艱難的抉擇,普朗克選擇了物理學,把音樂作為自己的業餘愛好。自此,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物理學研究事業。

普朗克的一生歷盡滄桑,1909年,他的妻子去世;1917年,

1919年,一對孿生女兒先後死于難產;他的兒子歐文很有天賦,卻被指控參與謀殺希特勒而於1945年被處決;他在柏林的房子毀於一次空襲,所有藏書和珍貴的手稿被毀。戰爭毀滅了他的家庭和他的心血之作,然而這個年已八十歲的老人仍然堅強地生活下去,他終於看到了納粹的滅亡。

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投身到戰後德國科學事業的重建工作中,並且重新擔任了馬克思.普朗克科學協會主席。

1947年10月3日,普朗克因為跌到和多次中風的後遺症在哥廷根病逝,終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