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一座帝陵內安葬著一位亂世雄才,他於亂世中稱雄,死後要求薄葬

★子月談史|中國帝陵系列|第二講,本文系子月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本期導讀|在東漢末年,稱得上"雄才"的人物也不少,但能笑到最後的人物卻是寥寥無幾。而子月今天要介紹的這座帝陵的墓主人確是一位笑到最後的人物。

這位皇帝的陵墓充滿了神秘感, 民間傳聞他在死前曾設下疑塚,以防止死後陵墓遭到盜掘。然而,在2009年,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發現了此皇帝的陵墓,同時也證實了此墓已經被盜多次。那麼這位皇帝究竟是誰呢?

考古現場圖

相信大家不難想到,這一位皇帝就是魏武帝曹操。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人,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征討四方。他對內消滅袁紹、呂布、劉表等地方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統一北方。他在世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大權。他離世後被封為魏王,諡號武王。而後其子曹丕追尊他為魏武帝。

因此,我們後人常稱曹操為"魏武帝"。

曹操石像

西元220年,曹操去世於洛陽。曹操當年並沒有秘密安葬,也沒有設七十二座疑塚,而是主張身後之事一切從簡。但沒想到的是一切從簡地安葬給後人帶來了一個謎團:曹操墓究竟在何處?這是因為曹操墓並沒有封土建陵,

也沒有隨葬金銀器,更沒有建設宏偉的陵園,所以曹操墓得以安然地待在地下數百年。但曹操墓也沒有一直安然無恙,經國家文物局證實曹操所葬的高陵曾遭到多次盜掘,但是仍留下了不少珍貴文物。墓內發現了三具遺骸,其中男性遺骸確為曹操遺骨。該墓葬規模較大,年代為漢代。墓內隨葬品也是曹操生前日常物品,這些隨葬品也證實了曹操確實下令離世之後薄葬。

安陽高陵介紹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薄葬的皇帝,這打破了自古以來帝王厚葬的傳統。或許曹操已經看透身後之事,也可能是因為他早年曾為籌措軍費而盜掘了不少墓葬,所以不願意厚葬。但不得不承認他死後薄葬的觀念超越了歷史上的許多皇帝,

各位讀者朋友怎麼看呢?

☆子月談史與你一同暢遊歷史長河,歡迎喜歡歷史話題的讀者朋友們關注頭條號子月談史。如果您有所感所想或批評建議,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