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嘉慶皇帝被雷劈死的三個歷史版本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原名永琰),是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眾多兒子中的一個,在兄弟中排行十五,年號嘉慶。他這個皇帝當得有點憋屈,頭四年由他的太上皇老爹在發號施令,

老爹死後,自己雖然一直很努力,大清王朝不但沒有起色,還每況愈下。他弄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翻遍歷史上所有藥方,還是不見效果。最後他乾脆懶得去費腦,祭起了“兩個凡是”的原則,凡是老祖宗說過的,他就堅決貫徹執行;凡是老祖宗做過的,他就依葫蘆畫瓢去落實。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一生有兩大嗜好(聽戲和打獵)的嘉慶帝率領大批隨從、名優藝伎,馬隊輦輿從圓明園出發,浩浩蕩蕩開往木蘭,直抵熱河避暑山莊,開始了木蘭秋狩。誰也沒有想到,這是嘉慶帝人生路上的最後一程。年愈六十的他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猝然離開了這個讓他無限眷戀的美好人間。

最高領導突然死亡,

熱河行宮的第一反應是立即封鎖消息,啟動保密機制,限制人員出入。二十七日留京的王公大臣才獲悉嘉慶去世的噩耗,延至八月初二,道光皇帝向內閣發佈上諭,告知嘉慶帝不幸去的消息。當時作為駐京代表的朝鮮國官員見清朝官員都穿著素服,官帽拔去花翎,悄悄打聽,才驚悉皇帝去世。一向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的皇帝怎麼突然之間就死了呢?清朝中央政府當然不會對民間公開嘉慶帝的死因,
於是民間就產生了各種推測和傳聞。

一種說法是嘉慶帝酒足飯飽之後,正剔著牙齒,斜躺在床上打飽嗝,熱河上空突然電閃雷鳴,一個滾地雷猝不及防地直沖嘉慶帝門面而來,嘉慶帝當即被高達數萬伏的電流擊得面目全非,

死於非命。另一種說法是,本來就十分愛好打獵的嘉慶帝興趣勃勃領著大隊人馬在木蘭圍場圍獵。可不知為啥,今年他的手氣特別背,那些大型野生動物老虎、狗熊什麼的,連根毛都撈著,只獵捕了一些兔子小鳥一類的小東西。令嘉慶帝十分掃興,了無興趣的他因此決定提前結束秋狩,返回京城。

就在嘉慶帝下令返京的當天,半道上忽然下起瓢潑大雨,雷雨交加,雷電閃個不停,忽然頭頂一個霹靂,嘉慶帝在眾人的簇擁中、眾目睽睽之下,一頭栽落馬下。等眾人圍攏過來時,嘉慶帝已經變了一具屍體,而且面目全非,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還有一種非常詭異的說法,說是嘉慶帝與一個小太監長期保持著不正當的關係,經常在一起鬼混,引發手下大臣和眾近侍的非議,來到避暑山莊後,如脫牢籠,更加變本加厲。這天嘉慶帝正與小太監在位於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的皇帝寢宮裡幽會,忽然一道道閃電穿過厚厚的雲層,朝著煙波致爽殿奔騰而致。一個小火球直鑽小樓,在嘉慶帝身上爆響,嘉慶帝當即觸電身亡。

三種說法都離不開雷擊,嘉慶帝被雷擊身亡當屬無疑。據說嘉慶帝被電流燒焦,已經無法收殮入棺,大臣們擬定一個辦法:找一個相貌體征與嘉慶帝相似的太監秘密弄死,再盛裝打扮,把棺材做成兩格,底層放真皇帝的遺骸,上面躺著假皇帝的屍體,運回北京安葬了事。關於這個說法,流傳很廣,但卻沒有絲毫史實依據。

經常在一起鬼混,引發手下大臣和眾近侍的非議,來到避暑山莊後,如脫牢籠,更加變本加厲。這天嘉慶帝正與小太監在位於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的皇帝寢宮裡幽會,忽然一道道閃電穿過厚厚的雲層,朝著煙波致爽殿奔騰而致。一個小火球直鑽小樓,在嘉慶帝身上爆響,嘉慶帝當即觸電身亡。

三種說法都離不開雷擊,嘉慶帝被雷擊身亡當屬無疑。據說嘉慶帝被電流燒焦,已經無法收殮入棺,大臣們擬定一個辦法:找一個相貌體征與嘉慶帝相似的太監秘密弄死,再盛裝打扮,把棺材做成兩格,底層放真皇帝的遺骸,上面躺著假皇帝的屍體,運回北京安葬了事。關於這個說法,流傳很廣,但卻沒有絲毫史實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