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承載21歲漢堡吊車手中國夢的理想專列

1萬公里的距離,

3年的學習培訓,

每天200多個集裝箱的裝卸,

從漢堡到鄭州,

德國小夥踐行著自己的中國夢。

藍海雲國際協同製作團隊拍攝

“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系列故事

——《21歲漢堡吊車小夥的中國夢》

Samir Turkvic,21歲,喜歡音樂和派對的德國酷小夥,

歷經三年的學習和訓練,終於正式成為一名漢堡陸港的起重機駕駛員。

他負責中歐班列的貨物運輸工作,每天要操作上百個集裝箱的運輸。

並以此為傲,認為開起重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Samir Turkvic感慨中歐班列給德國年輕人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

而且中歐班列大大縮短了網購的物流時間,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

德國漢堡陸港工作的小夥子講述中歐班列和他生活的故事,在藍海雲發佈後,被CNN、FOX Biz News、彭博財經頻道三大媒體同時播出。美聯社和彭博社世界兩大通訊社也發佈了這個故事,歐洲新聞台、印尼共和國電視臺等知名電視臺播出了該故事,同時也被傳播到華盛頓郵報、赫芬頓郵報、每日郵報等頂級新媒體,

展現次數超過1000萬次,覆蓋受眾15億,系列內容在Facebook和Youtube上的觀看量也達到了100多萬次。

美聯社 採用截圖

telefriuli 採用截圖

歐洲新聞電視臺 採用截圖

部分海外傳播回饋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歐班列故事的播出,國際媒體正高度關注並採用中歐班列故事內容,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觀眾瞭解並關注“一帶一路”中歐班列故事。”

—— MatthewStuttard

美電視記者英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

內容責任人

“一切都會進展的很好的。並且我確定有了國際方面作為主要因素,這將會是個很好的視覺包裝。”

—— MichaelBodenhorst

美聯社美聯電視 製作人

“非常棒,這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奇妙的故事。在西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群,喜歡並要去瞭解中國的一切。這是一位年輕人做著和中國有關的工作,並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真的很棒!”

—— Andre Sztajn

福克斯新聞 節目總監

“是的,我會批准這篇故事,如果我們更加深入地瞭解這個帥氣的吊車手,這將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 ParamjeetSingh

印度ZEE新聞頻道 視頻內容 高級編輯

中歐班列也被稱為“新絲綢之路”,從中國穿越超過1萬公里的中歐大陸橋到達歐洲,是世界上行程最長的火車。中歐班列還解決了當地人口的就業問題。

如果我們更加深入地瞭解這個帥氣的吊車手,這將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 ParamjeetSingh

印度ZEE新聞頻道 視頻內容 高級編輯

中歐班列也被稱為“新絲綢之路”,從中國穿越超過1萬公里的中歐大陸橋到達歐洲,是世界上行程最長的火車。中歐班列還解決了當地人口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