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尾海雕首次現身大理雲龍天池

視頻載入中...

12月5日,有攝影愛好者在雲南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風時,在天池上空拍攝到兩隻正在飛翔的大鳥,非常漂亮。經鳥類專家確認,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這也是大理地區首次發現該明星物種。

12月5日下午,攝影師楊志祥跟幾個朋友一起在雲龍天池攝影采風,突然,在天池以西區域,他們看到天空出現了兩隻非常漂亮的大鳥,於是便不約而同地舉起相機按下快門。藍色天空下,大鳥展翅翱翔,三位攝影師同時拍攝到了白尾海雕的珍貴影像。

攝影師 楊志祥

“下午4點30分左右的時候,就發現天空中有一隻大猛禽,當時就很激動就拍了,

拍了的話,突然畫面中又闖進來一隻,就有兩隻,當時這樣的畫面大約在天空中持續了40秒時間,我們就拍了10多張圖片,比較清晰的影像記錄。”

攝影師們把照片上傳到攝影群裡之後,立刻引起了大理鳥類攝影師張煒的注意。張煒是鳥類攝影師,

從事鳥類拍攝和研究多年,被人們稱為“蒼山鳥人”。他在微信群裡看到圖片後,就查閱了相關的資料,並諮詢雲南省的鳥類專家,確認本次在天池拍到的大鳥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據張煒介紹,白尾海雕的“江湖地位”,相當於華南虎。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首次在大理出現。

鳥類攝影師 張煒

“我看到照片後,在有關的書和大理鳥類名錄做了一個比較,確認是白尾海雕。昨天拍的這張影像是我們大理白尾海雕的首次記錄,非常好,這邊又有個新的明星物種出現。”

白尾海雕

又稱白尾海鷲,是鷹科中一種非常大型的猛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主要以魚為食,也捕食鳥類和中小型哺乳動物,如各種野鴨、大雁、天鵝、雉雞、鼠類、野兔等。常棲息於湖泊、河流、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區,繁殖期間尤其喜歡在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據瞭解,白尾海雕在中國境內較為罕見,在黑龍江、內蒙古為夏候鳥,甘肅為留鳥,遼寧、河北、北京、山西、寧夏為旅鳥,長江以南、上海、浙江、臺灣為冬候鳥。

近年來,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立足保護、科研、共用三大理念,綜合施策,精准保護,保護區生態建設成績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績突出,保護區內有滇金絲猴、金錢豹、林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種;有雲南紅豆杉、雲南榧樹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4種,共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50餘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種群數量達到150只。保護區實現五年零火情,天池蓄水創歷史新高,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動植物繁衍生息提供優質條件。

常棲息於湖泊、河流、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區,繁殖期間尤其喜歡在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據瞭解,白尾海雕在中國境內較為罕見,在黑龍江、內蒙古為夏候鳥,甘肅為留鳥,遼寧、河北、北京、山西、寧夏為旅鳥,長江以南、上海、浙江、臺灣為冬候鳥。

近年來,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立足保護、科研、共用三大理念,綜合施策,精准保護,保護區生態建設成績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績突出,保護區內有滇金絲猴、金錢豹、林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種;有雲南紅豆杉、雲南榧樹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4種,共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50餘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種群數量達到150只。保護區實現五年零火情,天池蓄水創歷史新高,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動植物繁衍生息提供優質條件。